序    號: 36
題    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明瞭義釋•序分》之研究
作    者: 釋自範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5.08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 1995.12.07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萬金川老師
關 鍵 詞:                                                       
提    要: 本書目次:
              一、緒論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1.研究範圍
                      2.當代學者研究成果
                      3.研究方法
                  (三)全文結構
              二、藏譯本缺譯之探討
                  (一)有關梵語語法未缺的部分
                  (二)缺譯的內容
                  (三)缺譯的原因
                  (四)小結
              三、稱友注釋的考察
                  (一)語法
                      1.關係代名詞--"ya"
                      2.語態--"Buddha"
                      3.第四格的解釋--有關"`tasmai namskrtya`"
                  (二)比喻
                      1.輸迴泥(`samsara-panka`)
                      2.授說正法手(`saddharma-desana-hasta-
                        pradana`)
                      3.有海(`bhava-arnava`)
                  (三)《阿毗達磨俱舍論明瞭義釋》與《光記》
                      《寶疏》--以複合語為中心
                      1.對法(abhi-dharma)
                      2.對法藏(`abhidharma-kosa`)
                      3.神通與願威力(`rddhi-vara-pradana-
                        prabhava)
              四、結論
    





















序    號: 37
題    名: 唯識學無表初探--以《大乘法苑義林章》為主
作    者: 蔡薰宜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2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熊琬老師
           附目次; 略語表
關 鍵 詞: 
提    要: 緒論
             一、問題的陳述
             二、學者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資料說明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標
           壹、認識無表
               一、什麼是無表色
                   (一)無表是行為運作(力)的程式(法式)
                   (二)無表是受報的憑證
               二、無表的支分
               三、無表色本質的異說
                   (一)說一切有部
                   (二)經量部之說
                   (三)《成實論》與《四分律》的主張
               四、小結
           貳、從唯識的思考認識無表
               一、法數建立的異同
                   (一)唯識家的百法
                   (二)俱舍七十五法
                   (三)百法與唯識所依論典法數建立之異同
                   (四)無表在百法中的位置
               二、色法中無表色的安立
                   (一)法處所攝色
                   (二)法處色支分多寡
                   (三)法處色的體性
               三、心法中的無表
               四、思心所功能的探討
               五、無表的面面觀
                   (一)從看無表
                   (二)從看無表色
                   (三)從看無表
               六、小結
           參、窺基與《大乘法苑義林章》
               一、窺基及其著作
                   (一)窺基的生平
                   (二)窺基任筆受之作品
                   (三)窺基的著作
                   (四)名字之辨
               二、《義林章》及註解書
                   (一)《義林章》的內容
                   (二)《義林章》的註釋書
               三、〈表無表色章〉十門分別
                   (一)辨名
                   (二)出體
                   (三)假實分別
                   (四)具支多少
                   (五)得捨分齊
                   (六)依地有無
                   (七)何大所造
                   (八)應成差別
                   (九)先得後捨
                   (十)問答分別(釋諸妨難)
               四、小結
           肆、無表與種子
               一、種子說
                   (一)種子的種類及功能
                   (二)種子有受盡、無受盡之辨
                   (三)種子六義
               二、種子說助成無表義
                   (一)從種子的三種、四種義看無表
                   (二)從種子六義看無表
                   (三)從有受盡無受盡看無表
                   (四)從新熏舊有看無表
                   (五)無表也有名言熏習義
               三、小結
           結論
           附錄
               一、參考書目
               二、〈表無表色章〉科判
                   1.第一門分別--辨名
                   2.第二門分別--出體
                   3.第三門分別--假實分別
                   4.第四門分別--具支多少
                   5.第五門分別--得捨分齊之一
                                 得捨分齊之二
                   6.第六門分別--依地有無
                   7.第七門分別--依地有無
                   8.第八門分別--應成差別
                   9.第九門分別--先得後捨
                  10.第十門分別--問答分別



    

序    號: 38
題    名: 《攝大乖論》「種子起因說」之探究
作    者: 郭翠蘭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5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惠敏法師
           附目次; 略語等
關 鍵 詞: 
提    要: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二)研究的問題
               二、資料與研究方法、步聚
                   (一)古今學者的研究成果回顧
                   (二)研究方法及步驟
               三、全文結構
           貳、瑜伽行派「種子起因說」之概述
               一、「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定義
                   (一)「本有說」的定義
                   (二)「新熏說」的定義
                   (三)「本有新熏合說」的定義
               二、「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名稱
                   訂立者及提倡者
                   (一)「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名
                       稱訂立者
                   (二)「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提
                        倡者
               三、「種姓」與「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
                    的關係
                   (一)瑜伽行派「種姓」略述
                   (二)「種姓」與「本有說」的關係
                   (三)「種姓」與「新熏說」的關係
                   (四)「種姓」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四、小結
           參、《攝論》「有漏種」與「種子起因說」的關係
               一、《攝論》「有漏種」作為「本有說」的反證
                   (一)「本識與染法更互為緣」
                   (二)「阿賴耶識三相」
               二、《攝論》「有漏種」與「新熏說」關係之商榷
                   (一)「內種」
                   (二)「名言熏習種子」
                   (三)「業種」
               三、《攝論》「有漏種」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四、小結
           肆、《攝論》「聞熏習」與「種子起因說」的關係
               一、《攝論》「聞熏習」略述
               二、《攝論》「聞熏習」與「本有說」關係之商榷
                   (一)瑜伽行派的「如來藏說」
                   (二)《攝論》「聞熏習」受「如來藏說」影響值得
                       商榷之處
                   (三)小結
               三、《攝論》「聞熏習」與「新熏說」關係之商榷
                   (一)「正聞熏習種子」
                   (二)「出世心種子」
               四、《攝論》「聞熏習」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一)「正聞熏習種子」
                   (二)「三品正聞熏習種子」
               五、小結
           伍、《攝論》「種姓」與「種子起因說」的關係
               一、《攝論》「種姓」與「本有說」關係之商榷
                   (一)「無始時來界」
                   (二)「無種姓」
               二、《攝論》「種姓」與「新熏說」關係之商榷
               三、《攝論》「種姓」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一)「種姓異非虛」
                   (二)加行無分別智的因緣、引發、數習
                   (一)「不定種姓」成為「定種姓」
               四、小結
           陸、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成論》「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
                 的科判及註釋


序    號: 39
題    名: 藏本《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念處相應」首頌初探
作    者: 釋繼欣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6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林崇安教授
           附目次
關 鍵 詞: 
提    要: 略語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念處相應」首頌科判
           壹、緒論
               一、《瑜伽師地論》之簡介
               二、《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之簡介
               三、《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念處相應」首頌之簡介
               四、研究之起緣、動機與方法
           貳、《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念處相應」首頌之譯注、
               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及特色
               一、「沙門」門
                   (一)「沙門」門之譯注
                   (二)「沙門」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沙門」門之特色
               二、「沙門義」門
                   (一)「沙門義」門之譯注
                   (二)「沙門義」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沙門義」門之特色
               三、「喜樂」門
                   (一)「喜樂」門之譯注
                   (二)「喜樂」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喜樂」門之差異
               四、「一切法」門
                   (一)「一切法」門之譯注
                   (二)「一切法」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一切法」門之特色
               五、「梵行」門
                   (一)「梵行」門之譯注
                   (二)「梵行」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梵行」門之特色
               六、「數取趣」門
                   (一)「數取趣」門之譯注
                   (二)「數取趣」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數取趣」門之特色
               七、「超越」門
                   (一)「超越」門之譯注
                   (二)「超越」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超越」門之特色
               八、「二染」門
                   (一)「二染」門之譯注
                   (二)「二染」門與其相關阿含經之比對
                   (三)「二染」門之特色
           參、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序    號: 40
題    名: 《中阿含經》之業觀念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中心
作    者: 高正哲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8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楊郁文老師
           附目次; 略語表
關 鍵 詞: 
提    要: 壹、緒言
               一、撰寫動機
               二、撰寫範圍、學界研究成果及論文組織
           貳、〈業相應品〉中的業觀念
               一、業的意義
                   (一)業觀念之起源
                   (二)原始佛教中的業觀念
                   (三)《中阿含經》中的業觀念
               二、有關業的兩個重要概念
                   (一)業與報
                   (二)業與思
           參、〈業相應品〉中對異學業觀念的批判
               一、批判異學理論
               二、直說滅苦正確作法
           肆、〈業相應品〉中十善業的三大相應
               一、正見相應
               二、慚愧相應
               三、正精進相應
           伍、結論
           參考書目



序  號: 41
題  名:《金光明經.空品》的探究
作  者: 宗玉媺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8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高明道
關 鍵 詞:
題  要: 本書目次:
         一、前言
         二、《金光明經》主要文獻資料介紹
           (一)梵文
           (二)漢文
           (三)藏文
           (四)其他語文
           (五)小結
            1.傳本
            2《空品》
         三、《金光明經》內容與歷史地位簡介
           (一)內容
           (二)在古代的影響
            1.懺悔護國
            2.放生
            3.懺悔與放生
           (三)小結
         四、《空品》的內容分析
           (一)序分
            1.當機者
            2.略說種種因緣
            3.為鈍根而略說
            (二)正說空
            1.無真實的比喻
               (1)身空
               (2)六受無諍訟
               (3)心幻無正主
               (4)結無真實
            2.苦的開顯
               (1)病的譬喻
               (2)業報的苦
               (3)死的不淨
               (4)結說人空
               (5)結說四大空
            3.苦的因緣是空
               (1)緣的空
               (2)苦空
           (三)修空成就
            1.證空前修
            2.證空後修
           (四)讚空智
           (五)流通分
         五、《空品》與《阿含》、早期《般若》諸經比較
           (一)序分
           (二)苦諦
            1.五蘊空
            2.十二處無諍訟
            3.十八界因緣生
            4.識空
           (三)道諦
            1.觀病苦
            2.觀死屍
            3.有業報沒有人
            4.無人、眾生、壽者
            5.一切法空
           (四)集諦
            1.無明不存在
            2.妄想
            3.不生、本不生
            4.假名
                   5.相反句
           (五)滅諦
            1.聞、信、思、修、證
            2.正法久住
            3.菩薩道三要
               (1)智
               (2)悲
               (3)願
            4.六法羅蜜
            5.讚佛智
           (六)結語
         六、《空品》思想的探討
           (一)前言
           (二)為什麼空
            1.因緣和合
            2.妄想
               (1)不真實
               (2)假名
              3.譬喻
           (三)勝義的空
              1.《般若》的空
              2.譬喻
           (四) 思惟的空
              3.破除妄想的空
              4.譬喻
           (五)密說
           (六)結語--略說法要
         七、《金光明經》《空品》及其他品空觀比較
           (一) 前言
           (二) 修菩提道
              1.最淨地陀羅尼品第六
              2.住空滿願品第十
           (三) 如來法身
              1.分別三身品第三
              2.如來壽量品第二
               (1)真實法身
               (2)密意說
           (四)總結
         八、結論
           (一)1.緣起與假名
              2.見惑與思惑
              3.《空品》的空觀與佛的智慧
              4.《空品》在《金光明經》的意義
           (二)《空品》對現代學術的意義



序    號: 42
題    名: 《菩薩瑜伽行西百論注.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初探
作    者: 釋見愷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8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萬金川老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提    要: 壹、導論
               一、本文研究動機、方法、全文結構
               二、《四百論》概介
                   (一)作者提婆生平及著作
                   (二)注釋者月稱生平及著作
                   (三)月稱注釋《四百論》的型式
                   (四)關於《四百論》
                       1.《四百論》大義
                         ぇ.總義
                         え.關於《四百論》的前後二分
                         ぉ.關於論名的意義
                       2.提婆《四百論》與龍樹《中論》
                       3.《四百論》、《廣百論》、《百論》
               三、《四百論》研究成果略述
                   (一)基本文獻
                   (二)當代學者研究成果
               四、第七品的品名與內容
               五、自性概念對行門的意義
           貳、譯注
               一、第七品科判
               二、譯注
           略語.參考文獻
           附錄
               一、藏文篇(轉寫)、德格版
               二、梵藏對照篇(影印鈴木本)
               三、藏梵漢語彙對照



序    號: 43
題    名: 古典西藏語文法教材的基礎研究(初稿)
作    者: 廖本聖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9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關 鍵 詞: 古典西藏語; 發音語音學; 音韻學; 句法學; 五W-H
提    要: 序論
             一、前 言
             二、研究動機
             三、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回顧
             四、問題意識
                 (一)普遍性的問題
                 (二)個別性的問題
                 (三)稻葉正就(1986)與S.Hodhe(1993)
                       二書優缺點的比較
                 (四)本論文所耍處理的實際文法問題--
                       五W-H的追求
             五、研究對像、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1.研究方法
                        (1)文獻學的方法
                        (2)語言比較的方法
                        (3)語言學的方法
                       2.研究步驟
             六、論文架構說明
           壹、古典西藏語文法學的發展過程
             一、西藏語文的歷史分期
             二、西藏語文的制定
             三、古西藏語文(Old Tibetan)的文法學
               (一)突彌的文法書
               (二)《三十頌》概要
               (三)《性入法》概要
               (四)突彌文法學的系統
               (五)突彌文法學的特色
             四、古典西藏語文(Classical Tidetan)的成立
               (一)印度佛教經論的翻譯
               (二)《翻譯名義大集》的編纂
               (三)舊譯語與新譯語
             五、古典西藏語文的文法學
               (一)初期
                 1.戒契主的文法學
                  (1)戒契主的文法書
                  (2)《八大處根本》概要
                  (3)戒契主文法學的特色
                 2.佚名一及佚名二的文法學
                  (1)佚名一的文法書
                  (2)佚名二的文法書
                  (3)《聲論》及《聲之格的教說》概要
                  (4)《聲論》及《聲之格的教說》顯示的文法學特色
               (二)中期
                 1.念智稱的文法學
                  (1)念智稱的文法書及其註釋書
                  (2)《言語之門》概要
                  (3)《言語之門》顯示的文法學特色
                 2.法護賢的文法學
                  (1)法護賢與其文法書
                  (2)《寶篋》的概要
                  (3)《具慧生歡喜》的概要
                  (4)法護賢文法學的特色
               (三)後期
                 1.悉度的文法學
                   (1)悉度的文法書
                   (2)《悉度註》的概要
                   (3)悉度文法學的特色
                 2.正善巧成就的文法學
                   (1)正善巧成就的文法書
                   (2)《善巧成就註》概要
                   (3)正善巧成就文法學的特色
                 3.法賢的文法學
                   (1)法賢的文法書
                   (2)《法賢註》的概要
                   (3)法賢文法學的特色
                 4.音成就金剛的文法學
                   (1)音成就金剛的文法書
                   (2)《音成就註》概要
                   (3)音成就文法學的特色
             六、各期文法學的特色
             七、古典西藏語文法學的價值與缺點
           貳、古典西藏語文法學
             一、古典西藏語文法總論
             二、西藏文字書寫體的種類及書寫方法
             三、標點的種類及符號
             四、西藏語辭典的編排及查閱方式--以《藏漢大辭典》為例
             五、如何以藏語字母音譯梵語字母
             六、西藏大藏經的查閱方式--以北京版、德格版及台北版為例
             七、自立語--實詞(Content Words)
               (一)形態上沒有變化的實詞
                 1.名詞
                 2.形容詞
                 3.數詞
                 4.代名詞
                 5.關係代名詞
                 6.副詞
                 7.接續詞
                 8.感歎詞
               (二)形態上有變化的實詞--動詞
                 1.動詞
                 2.動詞詞幹的用法
             八、附屬語
               (一)形態上沒有變化的附屬語--助詞(Particles)
                 1.助詞的概說
                 2.格助詞
                 3.接續助詞
                 4.副助詞
                 5.終助詞
               (二)形態上有變化的附屬語--助動詞
           參.結論及未來展望
           肆.參考文獻
           附錄:
             一.學術界常用之西藏字母的羅馬轉系--
                引自"Akira Yuyama:Buddhist Tidetan Philology"
                (湯山明:佛教西藏語之文獻學)
             二.西藏語三十個字母、四個母音符號及單音
                節內部字母拼綴後之(一)USLC羅馬轉寫、
               (二)拉丁注音及(三)K.K.注音
             三.西藏文字的書寫體
             四.長行
                絳貝桑配格西(藏dge-bses `Jam-dpal-bsam-Phel)
                著《心類學建立:要點總集--新慧開眼》(藏Blo-rig-
                gi-rnam-bzag ner-mkho-kun-dusblo-gsar-mig-byed)
                之藏,漢對讀實例
             五.偈領
               〈中論•觀自性(梵suabhaua-pariksa.藏ran-bzin
                brtag-pa;漢譯作



序    號: 44
題    名: 敦煌寫本「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解考
作    者: 釋果樸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9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高明道老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提    要: 壹、序論
               一、本論主題
               二、各章重點與方法
           貳、羅什前《維摩經》的流傳與文獻
               一、藏經中羅什前《維摩經》的流行狀態
                   (一)譯本與合本
                   (二)辯講、講經、畫像
                   (三)與支遁同時的北方不重視《維摩經》
                   (四)注疏的開始
                   (五)小結
               二、「支謙」本《維摩經》的爭議
                   (一)支愍度、道安所見的譯本
                   (二)《祐錄》
                   (三)隋、唐經錄
                   (四)學界的意見
               三、敦煌文書中「支謙」譯的《維摩經》與注疏
                   (一)總觀
                   (二)羅什譯本與注疏
                   (三)支謙譯本與注疏
                       1.涼.麟嘉 5 年( 393 年)寫卷
                       2.「維摩義記」與「維摩經註」
                       3.「 P3006 」
                       4.小結
                   (四)本論論題的確定
           參、P3006的書寫年代
               一、卷子的外觀
               二、五世紀寫卷
               三、北朝人在北方寫
               四、北朝四三六年前的寫卷
               五、三五九∼四零六年左右
                   (一)書法的推斷
                       1.橫畫特色
                       2.橫劃常用筆法
                       3.少用、偶用之筆法
                   (二)俗字與石碑
           肆、P3006卷子整理
               一、影本
               二、書寫符號與狀況的確認
               三、異體字的確認
               四、標點與經文校對
           伍、注解方法分析
               一、比對經典
                   (一)「同文異本」的比對
                   (二)「辭異義同」的比對
                   (三)「三經」與《合維摩經》
               二、引用前人注解
                   (一)重視「竺氏」之說
                   (二)「竺氏」注或講《維摩經》
                   (三)「竺氏」或為「竺法護」
               三、造注者自己的注解
                   (一)夾注上的經文即是無形的句讀
                   (二)以整個經句為單位來解釋
                   (三)釋詞或句子
                   (四)重視翻譯與經典諸問題
                   (五)標出段落大意
                   (六)有思想核心一十二緣起
                   (七)有「老莊」用語
               四、注文脈絡整理
           陸、造注者是道安的推證
               一、造注者可能是道安的推證
                   (一)藏經中早期的經疏
                   (二)P3006夾注用語特色比對
                       1.方法語彙
                         ぇ.「義、辭」;「異、同」;「不相類」
                         え.「句倒」等
                         ぉ.「某某曰」
                         お.「上...」、「自...」、「...至...」
                       2.義理語彙
                         ぇ.「真如、慧、一」
               二、造注者是道安的推論
                   《祐錄》中早期的經序
                   (一)從譯經到諸經比對之沿革
                       1.支謙
                       2.支愍度
                       3.道安
                   (二) 以法數集眾經諸說之沿革
                       1.嚴佛調
                       2.康僧會
                       3.道安
                       4.竺叔蘭
                   (三)重視前人注解
                   (四)事標起盡
                   (五)改「倒句」;老莊用語
                   小結
               三、造注者不可能是其他人的推證
                   (一)P3006之注不是早於道安者所作
                   (二)不是與道安約同時代者所作
                       1.支遁
                       2.謝敷
                       3.竺曇無蘭
               四、道安作於376∼379年間之推證
                   名相與道安《注經錄》有相同者
                     365年之後
                   名相與道安《注經錄》未收者同
                     376年後
                     379年之前
                     旁證
                   「竺氏」為「竺法護」
                   小結
           柒、「支謙」本《維摩經》是法護譯
               一、P3006注為道安所造故譯者為法護
               二、不是法護本的証據與對此說之反駁
                     不是支謙譯之証據
                     反證
                       「漢言、晉言」不等於「漢譯、晉譯」
                       「支、竺」乃「支謙(法護)、竺叔蘭」或
                         「支謙、竺叔蘭(法護)」
                       法護本誤為支謙譯例子
                       卷數差異
               三、西元303年法護所譯聶承遠筆受
                     西元303年法護所譯
                       「四依」經文沿革
                       「菩薩篋藏」譯詞沿革
                     非支謙、叔蘭所譯
                         支謙、叔蘭、法護譯語異同
                         支謙、叔蘭、法護之譯風
                     或為法護的《刪維摩》
                     《刪維摩經》之筆受是聶承遠
           捌、結論
               一、澄清
               二、展望
           附錄
           引用書目
           圖表目錄
             一、《維摩經》譯本、經本統計表
             二、魏晉《維摩》經、注疏綜合文獻
             三、後涼麟嘉 5 年「支謙」譯《維摩詰經》寫卷
             四、六朝「支謙」本《維摩經註》寫卷
             五、449 年南方人所書寫《持世》經卷
             六、483年南方人所書寫《觀普賢經》卷子
             七、北朝前期《妙法蓮華經》寫卷
             八、436 年《首楞嚴三昧經》寫卷
             九、兩晉、六朝敦煌寫經紙與年代關係表
             十、436 年前有紀年的佛經寫卷整理表
           十一、P3006與九種卷子橫劃寫法比較表
           十二、P3006《維摩詰經注》寫卷
           十三、P3006異體字表
           十四、P3006注文科判樹狀整理
           十五、《高僧傳》中羅什前經注之整理表
           十六、僧叡《毗摩羅詰場經義疏序》之《維摩經》譯詞整理表
           十七、羅什譯經前「四依」譯語整理
           十八、《維摩》、《超日明》、《法華》三經類同序分句型、
                 譯語表
           十九、漢譯《維摩詰經.法供養》之同本異譯與同文異本比對
           二十、《祐錄》中羅什譯經前的注經序與道安的譯經序綜合
                 整理表



序    號: 45
題    名: 見微知著--巴利文《小誦》譯注
作    者: 何俊泰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8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楊郁文老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提    要: 第一部份: 華文偈頌體、散文體翻譯
           一、三歸依
           二、十學戒
           三、三十二相
           四、問童子文
           五、吉祥經
           六、(三)寶經
           七、牆外經
           八、寶藏經
           九、慈經
           第二部份: 巴利文語彙、文法分析及英文釋譯
               一、Three Refuges
               二、Thirty-two Attributes
               三、Questions for a Boy
               四、Discourse on Good Fortune
               五、Discourse on Gem
               六、Discourse on Outside-the-Wall
               七、Discourse on Lumps of Hidden Treasure
               八、Discourse on Loving-Kindness
           巴利語索引
           華文譯語索引



序    號: 46
題    名: 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譯注
作    者: 關則富撰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08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惠敏老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提    要: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方法
               二、關於《大乘莊嚴經論》之成立
               三、《大乘莊嚴經論》在古代之翻譯
               四、《大乘莊嚴經論》當代研究成果回顧
               五、《教授教誡品》簡介
           貳、梵語原典
           參、中文譯注
           肆、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梵本(SL)
           附錄二:MSA藏譯(D)
           附錄三:MSA藏譯(P)
           附錄四:SAV藏譯(D)
           附錄五:SAV藏譯(P)
           附錄六:MSAT藏譯(D)
           附錄七:MSAT藏譯(P)
           附錄八:《莊嚴經論總義》藏譯



序    號: 47
題    名: 《雜阿含經•受相應》初探
作    者: 釋天襄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6.12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林崇安
           附目次
關 鍵 詞: 受; vedana
提    要: 壹、緒論
               一、探研之目的
               二、簡介研究資料
               三、研究方法
           貳、經論會編與分析
               一、〈受相應〉第一頌所攝之第 466 經∼第 480 經
               二、〈受相應〉第二頌所攝之第 481 經∼第 489 經
           參、經論組織結構之關係
               一、各經所含之論門與《相應部》經號
               二、各論門所抉擇之經文
               三、經論組織結構關係表
           肆、藏本《瑜伽師地論》抉擇〈受相應〉論文之譯注
               一、第一頌十門之譯注
               二、第二頌六門譯注
           伍、結論
               一、藏、漢二譯本內容之比對
               二、〈受相應〉法義之梗要
           附錄
               【一】〈受相應〉2--6「以品別答復」門
                      與《說處經》、《成就戒經》
               【二】譯自藏譯本論文之科判
               【三】本文、呂澂、印順法師會編大目一覽表
               【四】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
                     〈受相應〉科判
               【五】《漢譯南傳大藏經》〈受相應〉
           參考資料



序    號: 48
題    名: 支讖譯經「法師」考
作    者: 釋繼坤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7.05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惠敏法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支讖; 法師; 道行般若經; 般舟三昧經; 阿□佛國經
提    要: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主題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近代學者研究評析
               (三)研究的主題與目的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三、論文結構
           貳、支讖與後漢的譯經
             一、後漢的譯經情況
             二、支讖的傳記
             三、支讖的譯經
               (一)支讖為「譯者」的說明
               (二)支讖譯經在經錄的記載
               (三)相關經序的探討
             四、支讖的譯法
           參、《道行般若經》「法師」考
             一、《道行般若經》的文獻說明
               (一)經錄的記載
               (二)梵本與漢、藏異譯本的說明
               (三)經典背景與主旨
             二、與「法師」有關的六段經文之探討
               (一)〈難問品〉的「法師如幻」
               (二)〈功德品〉之「法師」
                   1.第一段「天神護法師」
                   2.第二段「法師」與「法施」
                   3.第三段「法師」的功德
               (三)〈嘆品〉的「法師」與「說法日」
               (四)〈覺魔品〉的「法師」與「說法的魔事」
             三、小結
           肆、《般舟三昧經》「法師」考
             一、《般舟三昧經》文獻的說明
               (一)經錄的記載
               (二)梵本與漢、藏異譯本的說明
               (三)經典背景與主旨
             二、與「法師」有關的三段經文之探討
               (一)〈四輩品〉「法師」與「導師想」
               (二)〈無想品〉中「法」和「師」
               (三)〈至誠佛品〉的「法師比丘」
             三、小結
           伍、《阿□佛國經》「法師」考
             一、《阿□佛國經》文獻的說明
               (一)經錄的記載
               (二)梵本與漢、藏異譯本的說明
               (三)經典背景與主旨
             二、與「法師」有關的二段經文之探討
               (一)〈發意受慧品〉「發願成為法師」
               (二)〈佛般泥洹品〉「法師」與「法滅」
             三、小結
           陸、結論
             一、「法師」一詞梵語的可能來源
             二、有關初期大乘「法師」的新觀點
             三、補正靜谷正雄的「法師」研究
                 (一)有關「法師」的梵、藏語詞的論證
                 (二)有關「「法師」是大乘經的著者」的論點
                 (三)有關大乘經著者自稱為「法師」
           附錄
             一、各經錄對支讖譯經的記載
             二、《般若三昧經•至誠佛品》偈頌的比對
           參考書目



序    號: 49
題    名: 從佛教瞻病送終法談臨終關懷
作    者: 釋道興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7.07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   =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惠敏法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瞻病送終; 安寧療護
提    要: 一、緒論
               (一)問題陳述與研究目的
               (二)研究範圍與資料說明
               (三)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
           二、佛教瞻病送終法
               (一)瞻病送終的文獻整理與歸納
               (二)瞻病送終的理念
               (三)瞻病送終的實務作法
                     --以《行事鈔》瞻病送終篇為主
                     1.接受照顧的條件方面
                     2.關於安置病患的處所方面
                     3.在照顧內容方面
           三、西方臨終關懷(安寧療護)概述
               (一)緣起與歷史
               (二)基本理念
               (三)實務作法
                     1.接受照顧的條件方面
                     2.關於安置病患的處所方面
                     3.在照顧內容方面
           四、佛教與西方的臨終關懷問題探討
               (一)靈性照顧之理念探討
                     1.論「靈性」
                     2.論精神需求之照顧
               (二)瀕死處理之理念探討
               (三)佛教瞻病送終宗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訓練
                     1.宗教師的工作內容與原則
                     2.宗教師的角色與功能
                     3.宗教師專業訓練與管理之探討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二)建議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 瞻病送終文獻整理
               附錄二: 諮商員的知識基礎與各種諮商理論整理
               附錄三: 毘訶羅僧養成課程案/科目一覽表



序    號: 50
題    名: 天台懺法之研究
作    者: 釋大睿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7.07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   =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 =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陳英善
           附目次
關 鍵 詞: 天台懺法; 法華三昧; 事懺; 理懺; 圓頓止觀
提    要: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二)研究方法
             三、近代研究成果述要
             四、全文結構分析
           貳、中國佛教早期的懺罪思想
             一、中國佛教懺悔思想興起之時代背景
                (一)儒家的悔罪思想
                (二)道教的悔罪思想
                (三)時代及王室背景
             二、中國佛教懺罪思想之形成背景
                (一)懺罪思想之理論根據
                (二)東漢至六朝時期懺儀的運作
             三、小結
           參、智者大師的思想背景與懺罪思想
             一、智者大師思想之形成背景
                (一)生涯及時代背景
                (二)師承背景
             二、智者大師的罪業觀與戒律觀
                (一)罪業形成之原因與種類
                (二)對戒學之定位與種類
             三、智者大師之懺罪原理與方法
                (一)罪性本空與三種懺悔法
                (二)懺罪與除罪相
             四、小結
           肆、智者大師之懺法特質
             一、法華三昧懺儀
                (一)《法華三昧懺儀》的形成背景
                (二)成立時期
                (三)《法華三昧懺儀》之結構與內容分析
                (四)《法華三昧懺儀》與《法華經》、
                       《普賢觀經》之關係
                (五)《法華三昧懺儀》之特色
                (六)《法華三昧懺儀》之影響
                (七)小結
             二、《方等三昧懺法》
                (一)《方等三昧懺法》之形成背景
                (二)《方等三昧懺法》之版本及作者問題
                (三)成立時期
                (四)儀軌組織與內容分析
                (五)〈方等三昧〉、〈方等懺法〉與
                      《方等三昧行法》之比較
                (六)《方等三昧懺法》之特質
                (七)小結
             三、請觀音懺法
                (一)〈請觀音懺法〉的形成背景
                (二)〈請觀音懺法〉的成立時期
                (三)儀軌組織與修習大要
                (四)〈請觀音懺法〉與《請觀音經》之關係
                (五)〈請觀音懺法〉之特質
                (六)小結
             四、金光明懺法
                (一)〈金光明懺法〉之形成背景
                (二)成立時期
                (三)儀軌組織與修習大要
                (四)經典與儀軌之關係
                (五)〈金光明懺法〉之特質
                (六)小結
             五、智者大師之懺法特質
                (一)智者大師所制四部懺法之比較
                (二)智者大師所制懺法之特質
           伍、唐代天台懺法之特質
             一、唐代天台宗之興衰與弘傳人物
             二、湛然法師之思想及其影響
             三、唐代天台懺法之運作及其特質
             四、天台懺法對唐代諸宗懺儀之影響
             五、小結
           六、宋代天台懺法之特質
             一、宋代佛教學風及特質
             二、宋代天台學人及其特質
             三、宋代天台學人之制懺與修懺
                (一)《大悲懺法》
                (二)《金光明最勝懺儀》
                (三)《禮法華經儀式》
                (四)《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五)《熾盛光道場念誦儀》
                (六)《往生淨土懺願儀》
                (七)《小淨土懺》
                (八)《請觀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
                (九)《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
             四、小結
           七、宋代以後之天台懺法
             一、元明清佛教概況與天台思想之傳承遞變
                (一)元代
                (二)明代
                (三)清代
             二、元明清時代天台懺法之創制與實踐
             三、小結
           八、結論
             一、天台懺法之意義與價值
             二、天台懺法之種類與特質
             三、天台懺法之影響
             四、對中國佛教懺法盛行之反省
           後記



序    號: 51
題    名: 漢月法藏之禪法研究
作    者: 釋見一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7.08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   =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惠敏法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密雲圓悟; 漢月法藏; 臨濟宗旨; 三峰宗派
提    要: 壹、緒論
               一、本文研究動機、問題與方法
               二、有關漢月法藏之古籍文獻與近人研究之成果
               三、全文結構
           貳、漢月之生平與時代背景
               一、漢月之生平與師友門人
                  (一)生平交遊與悟道經過
                  (二)悟後之師友
                  (三)門人弟子
               二、漢月所處之晚明禪林
                  (一)晚明士大夫悅禪之風氣
                  (二)文字禪
                  (三)棒喝禪
                  (四)看話禪
                  (五)師承法嗣之問題
                  (六)結語
           參、漢月禪法之形成
               一、惠洪覺範〈臨濟宗旨〉與《智證傳》的啟示
                  (一)惠洪「禪教合一」與「五家宗旨」的關係
                  (二)〈臨濟宗旨〉之「三玄三要」給予漢月的啟示
                  (三)《智證傳》提振綱宗對漢月禪法的影響
                  (四)結語
               二、《高峰語錄》與漢月禪修之關係
                  (一)高峰原妙之悟道過程
                  (二)《高峰語錄》予漢月禪修上的啟悟
                  (三)《高峰語錄》予漢月教學方面的影響
                  (四)結語
           肆、漢月之禪法與教學特色
               一、漢月對參禪之基本看法
                  (一)論說「參禪」之意義
                  (二)抉擇「祖師禪」與五家宗旨之關係
                  (三)反對「一悟即了」的參究態度
                  (四)重視「三玄三要」之價值
               二、漢月之教學方式
                  (一)提唱《智證傳》
                  (二)「竹篦子」話頭之解說與運用
               三、漢月對禪修過程之說明
                  (一)參禪之心理準備與精神狀態
                  (二)工夫純熟之相與養道之法
                  (三)漢月對禪修次第之看法
           伍、〈五宗原〉之思想研究
               一、五宗成立之意義
               二、〈五宗原〉之著作背景與動機
               三、〈五宗原〉之思想內容
                  (一)圓相說
                  (二)臨濟宗旨
                  (三)法嗣之觀念
           陸、結論--漢月禪法之歷史評價
           附錄一: 漢月法藏時代相關人物生卒表
           附錄二: 明末清初臨濟三峰世系表
           附錄三: 明末清初曹洞宗世系表
           附錄四: 禪宗五家源流表



序    號: 52
題    名: 巴利語文法教材之比較研究
作    者: 張雲凱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7.09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   =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惠敏法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提    要: 序論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範圍
             四、研究方法
             五、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
             六、巴利語文法源流介紹
             七、指導老師的指導過程
             八、論文整體架構說明
             九、略語表
           一、巴利語語音學
             1.發音系統與重音
             2.音長法則(Morae)
             3.母音a a i i u u
             4.母音r和l 的發展
             5.雙母音及它們的發展
             6.鄰近的母音或子音對母音的影響
             7.重音對母音的影響
             8.「半母音變母音」以及由於短化而省略的音節
             9.經由「偛入母音」來增加音節
            10.偈頌中音量的改變以及韻律之強調
            11.母音的不規則性
            12.位於自由位置的子音
            13.異化以及換位
            14.子音群
            15.不時發生的語音上的意外
            16.子音群中的換位以及經由掉音而失音節
            17.連音
             二、名詞
               一、名詞、形容詞的格變化
                1.-A 結尾的陽性詞
                2.-A 結尾的中性詞
                3.-A 結尾的陰性詞
                4.-I 結尾的陽性詞
                5.-I 結尾的中性詞
                6.-I 結尾的陰性詞
                7.-I 結尾的陰性詞
                8.-U 結尾的陽性詞
                9.-U 結尾的中性詞
                10.-U 結尾的陰性詞
                11.-U 結尾的陽性詞
                12.-U 結尾的陰性詞
                13.-O 結尾的陽性詞
                14.-AN  結尾的陽性詞
                15.-RAJAN 的格變化
                16.-AN 結尾的中性詞
                17.-ANT,-AT(-VANT,-VAT)結尾的陽性詞
                18.-ant,-at 結尾的陽性詞
                19.-ant,-at 結尾陽性現在分詞
                20.-in 結尾的陽性詞
                21.-in 結尾的陰性詞
                22.-in 結尾的陰性詞
                23..as 結尾的中性詞
                24.-as 結尾的中性詞
                25.-us 結尾的中性詞
                26.-ar 結尾的陽性詞
                27.-ar 結尾的陰性詞
               二、代名詞的格變化
                 1.第一人稱
                 2.第二人稱
                 3.第三人稱
                 4.指示代名詞
                 5.指示代名詞 asu
                 6.指示代名詞 etad
                 7.疑問代名詞
                 8.代名詞的形容詞
               三、數詞的格變化
                 基數與序數
                 數詞格變化
               四、格的用法
                 (一)主格
                 (二)受格
                 (三)具格
                 (四)與格
                 (五)從格
                 (六)屬格
                 (七)處格
                 (八)呼格
               五、複合詞
                 (一)Tappurisa
                 (二)Kammadharaya
                 (三)Dvanda
                 (四)Avyayibhava
                 (五)Digu
                 (六)Bahubbihi
           三、動詞
               一、陳述式
                 (一)現在時
                 (二)完成時、未完成過去時、過去時
                 (三)未來時
               二、命令式
               三、祈願式
               四、條件式
               五、假設語氣
               六、被動語態
               七、使役動詞
               八、衍生動詞
               九、不定詞
               十、分詞
                     現在分詞
                     過去分詞
                     過去被動分詞
                     過去主動分詞
                     未來分詞
                     絕對分詞
           四、各文法教材的比較結果



序    號: 53
題    名: 宗密大師三教會通思想研究
作    者: 黃國清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7.09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   =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陳英善
關 鍵 詞: 
提    要: 一、緒 論
       (一)研究動機
       (二)全文架構
     二、宗密著作中的儒道思想
       (一)宗密對儒道義理的一般理解
        1.對儒道義理之整體掌握
        2.五常與五戒之比配
        3.儒佛孝道之比較
       (二)密對儒道本源論之理解
        1.大道說
        2.自然說
        3.元氣說
        4.天命說
       (三)本章小結
      三、宗密三教會通思想的二層關懷
       (一)問題之發現
        1.當代學者之見解
        2.宗密文脈中透顯的端倪
       (二)宗密的道德意識
        1.超越面與現實面的道德關懷
        2.宗密的強烈道德意識
          (1)破斥外教思想所顯的道德意識
          (2)批判禪宗所顯的道德意識
       (三)宗密的世間性道德關懷
       (四)宗密對萬物本源的關懷
       (五)本章小結
      四、宗密的三教會通方法
       (一)當代文獻回顧
       (二)宗密「融」字的用例與「和會」禪宗的方法
        1.宗密著作中「融」字的用例
        2.宗密「和會」禪門諸宗的方法
             (1)《疏鈔》和會禪宗的方法
             (2)《禪序》和會禪宗的方法
             (3)宗密和會禪宗方法之檢討
       (三)《原人論》的三教「會通」方法
        1.《疏鈔》的和會內外
        2.宗密批判外教本源論的方法
        3.宗密會通諸教的方法
       (四)本章小結
     五、宗密三教會通思想於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意義
       (一)宗密對澄觀思想的繼承
        1.大道說
        2.自然說
        3.元氣說與天命說
       (二)宗密與慧苑之判教體系的比較
       (三)宗密三教會通思想的新開展
       (四)中國佛教界的廣大迴響
       (五)本章小結
     六、全文總結
       (一)佛教與本土思想的調和
       (二)佛教對本土思想的提升
       (三)尚待解明的問題
     參考文獻



序    號: 54
題    名: 《美難陀》第xv章〈諸尋思之捨斷〉初探
作    者: 越建東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7.09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惠敏法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提    要: 壹、緒 論
             一、研究動機、問題與方法
                (一)本文研究動機
                (二)問題探討
                (三)研究方法
             二、關於《美難陀》詩篇的文獻考察
                (一)梵語寫本的發見
                (二)校訂出版
                (三)各種譯本
                (四)當代研究成果回顧
             三、《美難陀》 詩篇概介
                (一)作者--馬鳴及當代研究成果簡介
                (二)本詩篇名稱之意義與創作目的
                (三)本詩篇關於孫陀羅難陀(Sundara-nanda)的故事來源
                (四)本詩篇內容述要
             四、第XV章〈諸尋思之捨斷〉概介
                (一)〈諸尋思之捨斷〉內容簡介
                (二)關於本章的名稱
           貳、原典篇
           參、譯注篇
           肆、問題探討
             0. 兩大類尋(vitarka)問題的緣起:從vitarka 於《美》的用例
談起
             一. 尋伺於佛典中的敘述
                (一)尋伺的一般定義與區別
                (二)尋伺的區別與譬喻
                (三)尋伺在禪支中的作用與定位
                (四)《美》所述vitarka的特色
             二、六種vitarka(尋思)於其他佛典中的敘述
             三、《美難陀》所述與南北傳「鍛金師喻」的比較
             四、捨斷尋思與阿那般那念
             五、本章 結論
           附錄
           參考文獻
           梵漢索引



序    號: 55
題    名: 《般舟三昧經》的研究
作    者: 釋心宏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 1998.06
頁    次: 
出 版 者: 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 臺北市
資料類型: 碩士論文   =Thesis(M.A.)
使用語文: 中文=Chinese
館 藏 地: 中華佛學研究所
附 註 項: 指導教授: 惠敏法師
           附目次
關 鍵 詞: 支婁迦讖; 佛身; 念佛; 般舟三昧; 慧遠; 羅什
提    要: 一、緒 論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資料
                  1.近代研究成果略述
                  2.本文之重點
                  3.本文之目的
            (四)全文結構分析
           二、《般舟三昧經》的內容分析
            (五)1.關於本經的成立與譯者
                  2.譯經史上的《般舟三昧經》
                  3.漢譯四版本的成立順序
                  4.藏譯與漢譯四版本的章節比對
                  5.《般舟三昧經》(三卷本)內容與架構之分析
                  6.《般舟三昧經》的特色
                    (1)定中見十方佛
                    (2)見佛而不執著
                    (3)能證阿鞞跋致
                    (4)見佛後能請法
                    (5)結合般若思想
                    (6)包含五種念佛
                    (7)表現二身思想
           三、《般舟三昧經》中的佛身觀---以阿彌陀佛觀為例
             (六)佛身觀的形成原因
                   1.佛陀遺物的崇敬
                   2.多佛觀念的開展
                   3.法身常住的信念
                     (1) 經法與戒律是法身
                     (2) 五分法身是常住
                     (3) 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
             (七)多佛思想的演變
                   1.過去佛:一佛、七佛、二十五佛
                   2.未來佛
                   3.賢劫千佛
                   4.現在十方諸佛
             (八)佛身論的種類
             (九)本經的佛身觀
                   1.包含過去、現在佛
                   2.包含十方佛
                   3.包含二身的思想
             (十)《大智度論》的佛身論
                   1.就二諦角度
                   2.就緣起性空的角度
                   3.就無量妙用的角度
             (十一)《攝大乘論釋》的佛身論:
                   1.法身、報身、應身
                   2.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十二)結論
           四、《般舟三昧經》的修行觀--以《般舟三昧經》、《觀佛三昧海經》
為中心
             (十三)念佛三昧的內容
                   1.念佛三昧的定義
                     (1) 念佛和念佛三昧
                     (2) 見佛和觀佛三昧
                     (3) 念佛三昧的內涵
                   2.般舟三昧的定義
                     (1) 般舟三昧語詞的分析
                     (2) 般舟三昧和觀佛三昧的異同
                     (3) 般舟三昧內涵的特色
                   3.念佛方法的分類
                   4.般舟三昧的修行次第
                   5.念佛三昧的功德與利益
              (十四)般舟三昧的念佛方法:
                   1.稱名念佛
                     (1) 定義的說明
                     (2) 歷史的演變
                         甲、原始經典
                         乙、大乘經典
                     (3) 《般舟經》系與《阿彌陀經》系之比較
                     (4) 稱名念佛殊勝之原因:
                         甲、深契實相之妙理
                         乙、展現彌陀之弘願
                         丙、普被三根之妙機
                   2.觀像念佛:
                     (1) 定義的說明
                     (2) 佛像的重要性
                     (3) 歷史的演變
                     (4) 觀像相法
                     (5) 觀像的次第
                     (6) 以四念處、不淨觀契合
                     (7) 以眉間白毫相為主
                   3.觀想念佛
                     (1) 定義的說明
                     (2) 觀一佛
                         甲、樂逆觀者
                         乙、順觀相者
                         丙、生身觀---法身
                     (3) 觀十方佛
                         甲、理論依據
                         乙、觀想次第
                         丙、與般若相應
                   4.唯心念佛
                     (1) 定義的說明
                     (2) 思惟的過程
                     (3) 理論的根源
                     (4) 譬喻的說明
                   5.實相念佛
                     (1) 定義的說明
                     (2) 實相的殊勝
                     (3) 諸法實相觀
             (十五)結論
           五、談羅什與慧遠對「般舟三昧」看法之異同
               --以《大乘大義章》為中心
             (十六)
                   1.前言
                   2.《大義章》的概略介紹
                     (1) 《大義章》的簡介
                     (2) 《大義章》的架構
                     (3) 《大義章》的重要性
                     (4) 《大義章》的思想特色
             (十七)羅什詮釋念佛三昧的時代條件與理論基礎:
                   1.時代條件
                     (1) 外緣
                     (2) 內因
                   2.理論基礎:
                     (1) 般若中觀
                     (2) 大乘禪觀
                         甲、禪與智的結合
                         乙、實相禪法
                   3.對念佛三昧的詮釋:
                     (1) 念佛修持的次第
                     (2) 見佛的種類與比喻
                     (3) 十方佛的觀法
             (十八)慧遠詮釋念佛三昧的時代條件與理論基礎:
                   1.時代條件:
                     (1) 師承道安
                     (2) 領導地位
                     (3) 結社念佛
                     (4) 思想特色
                   2.談《法性論》的觀點:
                     (1)《法性論》的定位
                     (2)「法性」二字的含義
                     (3)《法性論》的特色
                     (4)《法性論》的影響
                   3.談與的理論:
                     (1) 〈念佛序〉
                         甲、三昧的定義
                         乙、念佛三昧的內涵
                     (2)〈佛影〉
                         甲、佛影可以說法
                         乙、形與影的關係
                   4.對念佛三昧的詮釋:
                     (1) 觀想念佛的重視
                     (2) 毘曇與禪定的結合
                     (3) 般舟三昧的提倡
             (十九)羅什與慧遠對「般舟三昧」的討論:
                   1.法身理論的簡介
                   2.念佛三昧的實踐:
                     (1) 問
                     (2) 答
                   3.三十二相的修持:
                     (1) 問
                     (2) 答
             (二十)羅什與慧遠對「般舟三昧」看法之異同:
                   1.相同點:
                     (1) 就般若實相而言
                     (2) 就大乘禪觀而言
                   2.相異點:
                     (1) 師承風格上
                     (2) 修持方法上
                     (3) 般若實相上
                     (4) 念佛三昧上
                     (5) 所依理論上
             (二十一)結論  
           六、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大藏經中「淨土經論」史料之整理    
             二、經錄中所出現《般舟三昧經》的詞條之整理
                 --以大正藏第四十九冊、第五十五冊為主


序  號:56
題  名:《八千頌》定位考──以「佛力加持」為範圍──
作  者:釋德範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1998.6
頁  次: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 (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藏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1998.6
附 註 項:指導教授:高明道老師
關 鍵 詞:
提 要:本書目次:
      凡例
      一、緒論
       (一)「般若部」經群略說
       (二)「般若部」文獻編輯概況
       (三)《八千頌》研究導向與通論
       (四)論文結構述
      二、材料簡介
       (一)《八千頌》經群概說
       (二)早期《八千頌》
         1.《道行般若經》
         2.《大明度經》
         3.《摩訶般若鈔經》
       (三)中期《八千頌》
         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分》
       (四)晚期《八千頌》
      三、「佛力加持」型態的分析
       (一)說法
       (二)修學般若
       (三)其它
      四、《八千頌》佛以外的「加持」及聲聞教典的「加持」
       (一)《八千頌》佛以外的「加持」
         1.「鬼神所持」
         2.「魔威神」
       (二)聲聞乘的「威神」
         1.佛「威神」
         2.佛以外的「加持」
      五、「佛力加持」的原則與目的
       (一)受「加持」的資格
             1.須菩提
             2.發心成佛者
       (二)「加持」的原則
       (三)「加持」的目的
       (四)無盡法
      六、《八千頌》的定位
        附錄一、漢文目錄「般若部」文獻
        附錄二、藏文目錄「般若部」文獻
        附錄三、「般若」文獻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附錄七
        附錄八
        附錄九
        附錄十
        附錄十一
        附錄十二
        附錄十三
        附錄十四
        附錄十五
        附錄十六
        附錄十七
        附錄十八
        附錄十九
        附錄二十
        附錄二十一
        附錄二十二
        略語表
        參考書目
        注釋

 



序  號:57
題  名:民國前期的漢藏佛教交涉(1912-1949)
作  者:梅靜軒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1998.6
頁  次: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藏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1998.8
附 註 項:指導教授:曹仕邦老師
關 鍵 詞:
提 要:本書目次:
      一、序論
        (一)前言
        (二)研究動機與方法
        (三)參考文獻
        (四)章節介紹
      二、漢藏交涉的背景
        (一)紛爭不斷的邊境
         1.漢藏對峙
         2.川邊戰事
         3.以宗教為媒介的懷柔政策
        (二)知識份子與宗教
         1.知識份子對宗教的反思
         2.中國佛教的改革運動
      三、漢藏佛教的交涉
        (一)喇嘛東來
         1.喇嘛來華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宗教因素
         2.喇嘛來華的佈教方式
          (1)班禪
          (2)白喇嘛
          (3)其他
        (二)漢僧西行
         1.藏文學院
         2.留藏學法團
          (1)計劃
          (2)規約
          (3)困阻
        (三)政治與宗教
          (1)漢僧對時局的附和
          (2)西藏對內地的回應
      四、漢藏佛教的衝突
        (一)漢地密教的再現
         1.東密
         2.藏密
        (二)顯教僧俗的回應
         1.對王弘願的非難
         2.對經咒救國的質疑
         3.對民眾信仰的批評
        (三)顯密衝突的分析
         1.白衣的傳法
         2.駭人的雙修
         3.「再現」的引導
         4.庶民的信仰
      五、漢藏佛教的融合
        (一)漢藏教理院的籌劃
         1.成立因緣
         2.籌劃準備
        (二)漢藏教理院的發展
         1.前期發展(1933-36)
         2.後期規模(1937-49)
         3.成果
        (三)漢藏佛教融合的評估
         1.漢藏教理院的實際功能
          (1)為政治服務
          (2)為溝通作準備
         2.宗教融合的意義
      六、結論

序  號:58
題  名:梵本《大乘莊嚴經論•修行品》初探
作  者:釋善音
出處題名:
卷  期:
日  期:1998.09
頁  次:
出 版 者:中華佛學研究所
出 版 地:臺北市
資料類型:碩士論文=Thesis(M.A.)
使用語文:中文=Chinese
館藏地:中華佛學研究所
編修日期:1998.09
附 註 項:指導教授:曹仕邦老師
關 鍵 詞:
提 要:本書目次:
      一、緒論
        (一)研究動機、方法與問題
         1.研究動機
         2.研究方法
         3.問題
        (二)關於《大乘莊嚴經論》
         1.作者
         2.論名
         3.章節
        (三)關於《修行品》
         1.科判
         2.內容
        (四)章節介紹
         1.研究成果回顧
          (1)寫本
          (2)梵本校訂
          (3)現代語譯本
         2.關於〈修行品〉
          (1)關於原典校註
          (2)關於教理思想
          (3)相關品之譯註
      二、原典篇
      三、譯註篇
 
      四、研究篇-法隨法行(dharmAnudharmapratipatti)詞義之探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