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號:83

 

   名:調伏天《正理滴論廣釋.現量品》之研究

  度:九十二學 年度

     期:第二學期

   代  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碼:中華佛學 研究所

    別:M

(中):調伏天《正理滴論廣釋.現量品》之研究

語       別:中文

         號:R88007

(中):釋

(中):德侹

(英):Shih

(英):Te-ting

(中):釋惠敏法師

(英):Shih Hui-min

關    鍵   字 :法稱、陳那、調伏天、理滴、量、量論、

               因明、現量、 似現量、離分別、不錯亂、

               認識論


 

   (中文):

法 稱《理滴》的梵文寫本被發現保於耆那教寺院的貝葉寫本書庫中,1889年由彼得遜教授(Prof. P. Peterson)校勘出版後,就引起西方學者研究法稱量論的熱潮。截至目前為止,《理滴》也有多種不同語言的譯本,如英、日、德、俄、法,以及漢等等譯 本。現存的《理滴》的注釋本目前都沒有漢譯本,本論文主要以調伏天《理滴釋.現量品》作為研究內容。

筆 者從文獻學的角度,對於調伏天《理滴釋.現量品》作會勘本、譯注,也從梵藏偈頌文法評析《理滴》及《理滴》注釋本之諸譯本間偈頌的文義。再者,依調伏天所 詮釋的內容,質疑有關調伏天所詮釋的部分內容,及探討法稱與陳那在現量上主張之異同,並進一步說二位論師在認識論上共與不共的主張。

除 此之外,再加上說明調伏天《理滴釋.現量品》的架構價值與特色,指出Kleine Schriften所說:「調伏天只能被稱為是一位注釋家而已?這樣的注釋家是不是就沒有任何的貢獻和功能?」是有待商榷的。最後,依後代注釋法稱七部量 論的流派及西藏的大量量論文獻,論述法稱在佛教量論的地位,及本論文有助於學界研究量論。

頁  數:258頁

使 用:Y

 

 

            目 次            

感 恩詞

略 語等

第 一章 緒  論

第 一節  研究動機與近代研究成果

第 二節  研究方法、探討問題,以及研究架構

第 三節 《理滴釋.現量品》簡介與科判

第 二章 《理滴釋.現量品》之文獻評析

第 一節 《理滴釋.現量品》會勘本

第 二節 《理滴釋.現量品》譯注

第三節 《理滴.現量品》之梵藏偈頌文義分析

第 四節 《理滴.現量品》之諸譯本評析

第 三章《理滴釋.現量品》之義理剖析

第 一節 「量」與「似現量」之補充說明

1.1 「新而不欺誑的了別」之補充說明

1.2 「似現量」之補充說明

第 二節 「現量」之界定

2.1 陳那與法稱的「已離分別」之意2.2 質疑「調伏天將『不錯亂』等同於
    『不欺誑』」之見解

2.3 闡明「不錯亂」是否為陳那與法稱對現量定義之不同

2.4 質疑「離分別且不錯亂的新而不欺誑之知」是經部與唯識宗之共

第 三節 「意現量」與「瑜伽現量」方面

3.1 陳那之「意識現量」與法稱之「意現量」

3.2 重視「瑜伽現量」的理由

第 四節 「對境」與「量果」方面

4.1 「自相」與「共相」之意

4.2 「帶相」與「量果」

第 四章 法稱的量論之特色與影響

第一節  《理滴釋.現量品》之架構價值與特色

1.1 《理滴釋.現量品》之架構價值

1.2 《理滴釋.現量品》之架構特色

第 二節 略述陳那與法稱的認識論之異同

2.1 《理滴釋.現量品》之認識論

2.2 陳那與法稱的認識論之異同

第 三節 法稱在佛教量論的地位

3.1 法稱的七部量論之注釋派別定位

3.2 法稱對於西藏量論的影響

第 四節 結 論

參 考文獻

附  錄

一、表 格

1   近代研究NBNBT之年代表

2   NBNBT之諸譯本的底本與參考本之表

3.1  NBTD-S之藏本現量品偈頌文法統計表

3.2 《理滴》及其注釋本之諸譯本現量品偈頌文法統計表

4.1  NBTD-S之藏本現量品偈頌文意統計表

4.2 《理滴》及其注釋本之諸譯本現量品偈頌(顯明)文意統計表

 

二、 統 計 圖

1.1  NBTD-S之藏本現量品偈頌文法統計分布圖

1.2  NBTD-S之藏本現量品之一一偈頌文法分析總 比率分布圖

1.3 《理滴》及其注釋本之諸譯本現量品偈頌文法統計分布圖

1.4  諸譯本之現量品之一一偈頌文法分析總比率分布圖

2.1  NBTD-S之藏本現量品偈頌文意統計分布圖

2.2  NBTD-S之藏本現量品之一一偈頌文意分析總比率分布圖

2.3 《理滴》及其注釋本之諸譯本現量品偈頌(顯明)文意統計分布圖

2.4  諸譯本之現量品之一一偈頌文意分析總比率分布圖

三、《理滴 釋.現量品》之藏、漢、梵、日、英名相對照索引

四、《理滴釋.現量品》版本

附 錄1 《理滴釋.現量品》德格版(NBTV-D

附 錄2 《理滴釋.現量品》德格修訂版(NBTV-D-Rd.

附 錄3 《理滴釋.現量品》北京版(NBTV-p

附 錄4 《理滴釋.現量品》北京修訂版(NBTV-P-Rd.

附 錄5 《理滴釋.現量品》日譯本(NBTV-J-SH

 



序 號:109

 

   名:從宋代默照禪探討諸宗融合的實踐—以宏智正覺為主,真歇清了為輔

    度:九十六學 年度

   期:第二學期

碼:中華佛學 研究所

碼:中華佛學 研究所

別:M

(中):從宋代默照禪 探討諸宗融合的實踐—以宏智正覺為主,真歇清了為輔

    別:中文

學    號:

(中):周

(中):艾綸

(英):

(英):

(中):陳英善老師

(英):

關 鍵 字:默照禪、諸宗融合、宏智正覺、真歇清了、默照邪禪、念佛禪、天台禪、華嚴禪、聖嚴法師


 

   (中文):

    宋代的中國佛教,從隋唐的諸宗成立,轉變至同化融合的趨向。唐末會昌法難淬鍊後,佛教呈現出禪、淨最為興盛的風貌。默照與話頭兩股禪風,不僅流行於宋代, 更是中國禪法的兩大主流。當時的曹洞宗宏智正覺與真歇清了以倡導默照而聞名,臨濟宗的大慧宗杲開創了話頭禪,並對「默照邪禪」加以抨擊。
    綜合以上的史實,本文將從「諸宗融合之實踐」的觀點來探討宏智與真歇的默照禪。除了闡明默照禪與釐清「默照邪禪」的爭議,更藉由念佛禪、天台禪與華嚴禪的 爬梳來展現默照禪的博大精深與有容乃大的豐富內涵。
    可惜的是默照禪在中國自宋元以後逐漸失傳,反而是日僧永平道元入宋後將其傳去日本,開創了日本曹洞宗,並以「只管打坐」的形式傳承至今。中國到了現在才由 聖嚴法師中興了默照禪,並強調默照禪並不僅是「只管打坐」。由聖嚴法師所開創的法鼓宗是以漢傳佛教為本,融合世界佛教諸系的宗風。其理念與「諸宗融合之實 踐」相應,因此本文以探討聖嚴法師的禪法為總結,呈現漢傳佛教的包容性、深廣性與實踐性。

頁  數:196頁

使 用:Y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範圍    
        一、    宏智正覺    
        二、    真歇清了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    研究方法    
            (一)    文獻學的方法    
            (二)    哲學的方法    
        二、    研究步驟    
第二章    宏智正覺和真歇清了生平述要    
    第一節   默照禪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禪師的生平與修為    
        一、    青少年期    
        二、    行腳參學及開悟    
        三、    歷住禪寺    
        四、    示寂    
第三章    默照禪探源    
    第一節 《維摩經》的影響:無言無說的「不思議境」    
    第二節 《圓覺經》的影響:實修頓悟    
    第三節 《大乘起信論》的影響: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第四節  僧肇的思想影響:涅槃無名    
    第五節  禪宗本身的影響    
        一、    純禪時期    
           (一) 菩提達摩:壁觀    
           (二) 三祖僧璨:〈信心銘〉    
           (三) 六祖惠能:定慧等持    
           (四) 永嘉玄覺:寂寂惺惺    
        二、    禪機時期    
           (一) 石頭希遷:《參同契》    
           (二)  曹洞宗祖師-洞山良价與曹山本寂:五位頌    
        三、    禪的爛熟期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默照禪    
    第一節   南宋初天童道場學人參學的情形    
        一、    坐禪    
           (一)    坐禪儀軌    
           (二)    以宗賾〈坐禪儀〉明坐禪    
           (三)    宏智〈坐禪箴〉之解析    
        二、    開示    
           (一) 上堂    
           (二) 小參    
           (三) 入室    
    第二節 〈默照銘〉之意象    
        一、    默照    
        二、    離微    
           (一) 正偏宛轉    
           (二) 明暗因依    
           (三) 默唯至言    
           (四) 照唯普應    
        三、    理圓    
           (一) 默照理圓    
           (二) 蓮開夢覺    
        四、    大用    
    第三節 結語    
第五章    「默照邪禪」之釐清    
    第一節  默照邪禪的弊病    
        一、  口說無心,未得真無心    
        二、    只在閑處靜坐    
        三、    墮在無言無說處    
        四、    生死心未破    
    第二節   默照邪師    
        一、    東林照覺常總    
        二、未得道的石霜慶諸後人    
    第三節  結語    
第六章    念佛禪    
    第一節 前人研究成果分析    
    第二節 真歇禪師之「念佛禪」    
        一、    真歇之念佛禪研究底本    
        二、    真歇之念佛禪溯源    
            (一)    廬山慧遠之念佛三昧    
            (二)    天台智者之法華三昧    
        三、    真歇之一心不亂「念佛禪」    
           (一)  事一心    
           (二)  理一心    
        四、    真歇華嚴淨土觀    
        五、    小結    
    第四節 結語    
第七章    天台禪    
    第一節 天台的「實相」與默照禪    
        一、天台的實相觀    
        二、宏智的默照觀    
           (一)火宅喻    
           (二)寶珠喻    
    第二節 理論基礎之會通    
        一、圓頓止觀    
        二、一心三觀    
    第三節 實踐法門的會通    
        一、四種三昧    
        二、十乘觀法    
    第四節  結語    
第八章    華嚴禪    
    第一節  華嚴禪之研究    
        一、    「華嚴禪」的研究成果與評析    
        二、    華嚴宗與禪宗    
            (一)   華嚴宗與禪宗    
            (二)   華嚴法界觀    
           (三) 法界觀與禪宗    
           (四) 「華嚴禪」的定義    
    第二節  宏智正覺華嚴禪    
        一、    宏智「一真法界」    
        二、    宏智「正偏五位」    
    第三節  真歇清了華嚴禪    
    第四節  結語    
第九章    默照禪的後世影響–以聖嚴法師禪法為例    
    第一節  融合的禪法    
        一、承先啟後    
           (一) 禪宗的承先啟後    
           (二) 其他諸宗的承先啟後    
        二、立足中華放眼世界    
    第二節  適應當代的禪法    
        一、深植人心的觀念    
           (一) 簡單    
           (二) 意外    
           (三) 具體    
           (四) 可信    
           (五) 感動    
           (六) 故事    
        二、解行並重    
    第三節  從頓悟禪法開出次第法門    
        一、 集中心    
        二、    統一心    
            (一)  身心統一    
            (二)  內外統一    
        三、    無心    
    第四節  結語    
第十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 一宏智正覺、真歇清了年譜    
附錄 二《宏智禪師廣錄》徵引之思想考    
附錄 三:僧肇〈涅槃無名論〉    
附錄 四〈默照銘〉    
附錄 五《寶藏論》〈離微體淨品〉    
附錄 六:吳偉明、遵璞禪師、曇懿禪師    
附錄 七:真歇之「一心不亂」    
附錄 八:《宏智廣錄》中的觀音法門    
附錄 九:宋、元、明祖師的「一心不亂」    
附錄 一ま:十乘觀法    
附錄 一一:十玄門    
附錄 一二:禪學『術語』比較一覽表    

 



 

序 號:110

 

   名:永明延壽理事圓融觀與菩薩道實踐

    度:九十學年度

       期:第二學期

碼:中華佛學 研究所

碼:中華佛學 研究所

別:M

(中):永明延壽理事圓融觀與菩薩 道實踐

    別:中文

      號:

(中):陳

(中):佩蕙

(英):

(英):

(中):陳英善老師

(英):

關  鍵  字:永明延壽、理事無礙、 理事圓融、一心二門、一心三觀、六相十玄


 

   (中文):

    永 明延壽是各宗派皆重視之大師,諸宗岐異向來見於歷史,延壽以一心融攝之。本論文探討延壽之核心思想為:「一心為宗,理事圓融」,首先藉由延壽之生平修行與 著作,呈現大師理事圓融的修行風格。其次,探討其著作之內容作理事圓融思想之探源,其理論架構則深受《起信論》一心二門之影響。一心不離理事無礙,可以透 過天台一心三觀,華嚴六相十玄,以及禪宗語錄更深刻了解其內涵,。之所以提倡理事圓融的菩薩道,有其對治其佛門流弊的時代背景,諸宗派之爭常因事或理之偏 執,延壽以理事圓融觀對治之。理事無礙的關鍵就在一心,「一心」如理,「萬行」如事,相輔相成,不一不異。理事無礙與菩薩道實踐的融合點就在一心。最後, 藉由其具體的菩薩道事修分析其深層的思想義理,觀心是其宗教實踐的核心,並探討觀心何以能理事無礙。延壽並以華嚴理事圓融觀融攝天台的一心三觀,成為其觀 心修行的主軸。

     身為法眼宗禪師,除了禪宗的實 踐,延壽重視以華嚴、天台的教觀對治禪門流弊。禪宗的不落階梯,即心是佛,易有弊端。延壽認為須明一乘圓教之深意。以「理」的角度而言,眾生雖皆有佛性, 但以「事」的角度而言,眾生與佛的修行功夫差距極大,所以,須以天台六即揀濫,華嚴十地辨功,以免只學虛頭,全無實解。

頁  數:173頁

使 用:Y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評析   

        一、    專書與學位論文  

        二、    期刊論文   

    第三節 問題研究之所在   

    第四節 研究範圍、方法及論文架構   

第二章  延壽生平與著作所見之理事圓融菩薩道   

    第一節 時代背景   

    第二節    永明延壽的生平   

        一、出家之前修持法華經   

        二、出家之因緣在龍冊寺   

        三、天台山國清寺密授玄旨時期   

        四、雪竇寺說法度眾時期   

        五、永明寺著作最豐時期  

    第三節 延壽著作中所見之理事圓融菩薩道   

        一、    延壽的著作  

        二、《宗鏡錄》之理事圓融菩薩道   

        三、《萬善同歸集》之理事圓融菩薩道   

        四、《自行錄》之理事圓融菩薩道   

        五、小結   

第三章  理事圓融思想之探源   

    第一節    經論中之理事圓融思想探源   

    第二節    天台宗之理事圓融思想探源   

    第三節    華嚴宗之理事圓融思想探源   

        一、杜順的理事無礙觀   

        二、澄觀的理事無礙觀   

    第四節    禪宗之理事圓融思想探源   

        一、初祖達摩   

        二、二祖慧可   

        三、三祖僧璨   

        四、四祖道信   

        五、五祖弘忍   

        六、六祖惠能   

        七、永嘉玄覺   

        八、法眼文益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理事圓融思想之內涵   

    第一節    就一心三觀而論   

    第二節    就六相十玄而論   

    第三節    就禪宗語錄而論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以理事圓融顯示一心   

    第一節    一心之探源及其特質   

    第二節    一心與理事圓融   

        一、真心與妄心   

        二、心內與心外   

        三、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   

        四、一心之隨緣別稱與比喻   

        五、一心與萬法   

    第三節    一心與一乘圓教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以理事圓融對治流弊   

    第一節 對治時代流弊   

        一、文益《十規論》之禪宗時弊   

        二、延壽所提之時弊   

    第二節    對治禪門流弊   

    第三節 對治教門流弊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理事圓融的菩薩道實踐   

    第一節    理事並重的菩薩道   

        一、    菩薩戒   

        二、    與《法華經》有關的修持   

        三、    念佛與禪坐   

        四、救護生命與焚身   

        五、    持陀羅尼   

    第二節    觀心法門   

        一、    觀心入理事無礙   

        二、約觀心明四教   

        三、約宗派明觀心法門   

        四、約根機明觀心法門   

    第三節    修行功夫的檢驗   

        一、    天台六即揀濫   

        二、    華嚴十地辨功   

        三、    禪宗開悟的勘驗   

    第四節    對我們身心修行的啟示   

第八章  結論   

附錄一:《自行錄》的懺悔六根   

參考書目   

一、現存永明延壽作品   

二、大正藏、卍續藏經   

三、中文專書           

﹙一﹚、古籍著作       

﹙二﹚、當代著作       

四、外文專書           

﹙一﹚、現代英文專書   

﹙二﹚、日文專書       

五、期刊論文           

六、工具書             





序 號:112

 

題    名:初期佛教慈悲喜捨的修習與解脫之間的關係——相關經證之整理與研究

學 年 度:九十六學年度

學    期:第二學期

校 院代碼:中華佛學研究所

碼:中華佛學 研究所

別:M

論文名稱(中):初期佛教慈悲 喜捨的修習與解脫之間的關係——相關經證之整理與研究

文 別:中文

   號:

(中):王

(中):瑞鄉

(英):Wang

(英):Jui-Hsiang

(中):楊郁文老師;越 建東老師

(英):Yang Yu-Wen; Yit Kin-Tung

關 鍵字(中):慈悲喜捨、四梵住、四 無量、無量心解脫、解脫

關鍵字 (英):brahmavihāra; appamāṇa cetovimutti; kindness,compassion,sympathetic joy, equanimity; liberation.



   (中文):

在初期佛教聖典中,對於慈悲喜捨是否導至究竟解脫有看似不 同的說法。例如MN 83 說四梵住:「不導至厭、離欲……涅槃, 只導至生於梵界。」MN 52 則說可盡諸漏或得阿那含。本文旨 在探討初期佛教聖典中,慈悲喜捨能否導至究竟解脫。如果可 以,如何修習?透過收集《阿含》與《尼柯耶》中所有與慈悲 喜捨有關的經典,整理、分析、歸納慈悲喜捨導至究竟解脫的 種種修習途徑。將所有相關經典分為三類:不導至究竟解脫、 可能導至究竟解脫、與導至解脫無關。最後一類主要是談論慈悲喜捨所對治的煩惱、修習功德等,於第二章中簡述。前二類 分別於第三、第四章逐經分析其脈絡和修習歷程,並於第五章 深入討論模糊難懂的經文,釐清經文的要義。最後於第六章比 較前二類經典與結論。研究結果發現:「不導至究竟解脫」一類 經典之中,有很多經典皆以本生故事指出慈悲喜捨不導至究 竟,但只有極少數幾經明確地指出什麼法可導至究竟,顯示這 類經典的目的在於強調修習慈悲喜捨不至究竟,而不在於教導 可至究竟之法,可能旨在回應外道或貶低慈悲喜捨。從「可能 導至究竟解脫」一類經典,發現當配合某些修習法或條件時, 慈悲喜捨的確可以導至究竟解脫。這些條件包括:進修慧觀、 與七覺支俱修、類似發願的作念、建立因果業報的正見。至於 慈悲喜捨的種種稱謂,如「梵住」、「梵~」……「四無量」等, 以及慈悲喜捨的修習是四者為一整體或四者各自獨立,都將於 本論文一併探討。

頁  數:163頁

使 用:Y

 

 



         目 次          


第 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第三節 研究目標與範圍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五節 論文架構
第二章 總述慈悲喜捨與解脫
第一節 慈悲喜捨的意義
第二節 慈悲喜捨的修習
一、 慈悲喜捨的修習經文
二、 傳統定型經文的修習要點
三、 修習的對象
四、 面對修習對象的心態
五、 修習時機
第三節 慈悲喜捨所對治的煩惱和功德
一、 慈悲喜捨所對治的煩惱
二、 慈的功德
三、 慈悲喜捨的功德
四、 小結
第四節 慈悲喜捨的巴漢稱謂
一、 「梵住」
二、 「無量」
第五節 解脫與心解脫
一、 解脫
三、 心解脫
第三章 修習慈悲喜捨不導至究竟解脫的經典
第一節 不至究竟
一、 身為轉輪聖王
二、 身為輔國大臣
三、 身為往昔外道宗師
四、 小結
第二節 命終生梵天
一、 伽藍經
二、 梵志陀然經
三、 鸚鵡經
四、 其他:AN 4:125 與《增21:2》
第三節 破斥苦行者的修習不究竟
第四節 與四禪、慧觀的關係
第五節 比較「布施、三歸、五戒、行慈、修觀」的功德勝劣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修習慈悲喜捨可能導至究竟解脫的經典
第一節 與四念處有關
第二節 數數念利鋸刀喻沙門教
第三節 位於四禪與四無色定之間
第四節 進修慧觀
一、 觀無常、滅法
二、 觀五蘊無常、苦、如病等、空、無我
三、 「有有,有麤,有妙,有想來上出要」如實知
四、 小結
第五節 與七覺支俱修
第六節 以不動心解脫為最勝成就
第七節 與業有關
一、 思經:《中.15》與AN 10:208
二、 螺貝經:《雜.916》、《別雜.131》、SN 42:8
三、 波羅牢經:《中.20》與SN 42:13
四、 三明經:《長.26》、DN 13
第八節 小結
第五章 與解脫有關的難解經文
第一節 利鋸刀喻沙門教
第二節 《水淨梵志經》
一、 MN 7
二、 《增13:5》
第三節 以不動心解脫為最勝成就
第四節 「有量業」定型句
一、 「有量業」的意義與內容
二、 「有量業」定型句的含意
三、 小結
第五節 《波羅牢經》斷疑惑
第六節 「與諸梵共伴道」與「過梵天法」
第七節 得法眼淨
第八節 小結
第六章 二類經典之比較與結論
第一節 二類經典的特色
一、 說法者、聞法者或修習者 3
二、 慈悲喜捨的種種稱謂
三、 修習的特色
第二節 比對二類經典
一、 可至究竟之法
二、 與諸梵共伴之道
三、 「慈悲喜捨、宿命通、天眼通」的修習模式
四、 慈悲喜捨能否直通解脫
五、 業論與得法眼淨
六、 經典呈現的幾個有趣問題
第三節 結論
一、 研究結論
二、 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
引用書目
附錄1-1:《阿含》中與慈悲喜捨相關經典之整理
附錄1-2:《尼柯耶》中與慈悲喜捨相關經典之整理
附錄2-1:英、日辭典對慈、悲、喜、捨的語義整理
附錄2-2:《阿含》中慈悲喜捨的修習經文之整理
附錄2-3:與「梵」相關的慈悲喜捨巴漢稱謂表
附錄3:「第三章、修習慈悲喜捨不導至究竟解脫的經典」整理
附錄4-1:「第四章、修習慈悲喜捨可能導至究竟解脫的經典」修習歷程之整理
附錄4-2:「修習慈悲喜捨導至究竟解脫的經典」補充後修習歷程之整理
附錄5:《阿含》「得法眼淨」相關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