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經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
--以《法華經》為主軸


李志夫
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

佛教思想之承傳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
1995.04出版, 頁307-334
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84年4月


p. 307

一、引言

  今年七月,中華佛學研究所與中國文復會宗教委員會合辦之「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中,聖嚴法師以「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為題,我在文大碩士班講授天台學好幾年,才從聖嚴法師之論文中領悟到《法華經》對中國佛教修行方法上之重要。

  從而,也啟示了我,以《妙法華》為主軸來探討大乘經之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一般說來,《阿含經》比較重人世、重倫理、經文故事簡短,文學性較少﹔而大乘經則比較重菩薩行乃至如何成佛,經文繁長,文學性極高(註1)。

  例如《華嚴經》之主要思想是在說明宇宙為「華藏世界」,一微塵,如一須彌山﹔ 一微塵之理,如一須彌山之理(註2),最後收之於一心生萬法(註3),心即是理(註4)。所以華嚴宗之「法界觀門」說,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註5)。其方法,則是

p. 308


在信、解、行、證四個因果周(註6)。在教育上更以文學方式之七處、九會及善財童子之參學, 以完成參見普賢行願(註7)。

  華嚴法會一及九會在人間,其中七會均在天上,《華嚴經》的理想人生,是要人們具有出世之修養,才能真正普度眾生。至於七處九會亦如我們現代經常性之國際會議,可由不同之國家主辦。也可以說,七處九會就是七場、九幕之劇作(註8)。

  又以《維摩詰經》為例,本經以維摩法居士「因眾生病而病」(註9),佛陀派諸大弟子前去探病,眾弟子都恐怕居士問難而不敢前往,最後文殊因智慧第一,所以佛陀請他去了(註10)。當他與居士討論到「入不二解脫法門」時,文殊說﹕「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當文殊問道居士時,居士則默然無言(註11)。

  本經亦具有高度之戲劇性﹕

  第一幕,幕啟處佛與諸菩薩、天王相聚於毘耶菴羅樹國,寶積尊者請開示佛國國土清淨法門,佛告以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第二幕﹕居士以遊戲神通、以生疾為由,趁機為諸菩薩說法。

  第三幕﹕為討論「不二法門」之發表會,由諸菩薩發表自己所瞭解的解脫不二法門。

  第四幕﹕居士與文殊率諸菩薩往詣佛說,承佛授記,並撰寫信受本經不渝(註12)。

  尤其本經之〈菩薩品〉中,有魔派遣萬二千天女意圖引誘持世菩薩,而影響其修行。持世菩薩都敏謝不受,唯有居士樂意受之,眾不以為然,居士亦不加申辯,卻私下教諸天女修行,果然所得修行之樂,勝於五欲之樂(註13)。〈天女散花〉始源於此(註14)。幾年以前,楊惠南教授,曾改編成歌劇,在臺北僑教館演出。

p. 309

  再以《楞伽經》為例,本經以「自心為境」(註15),「離分別分別……非有非無法,離有無諸法,如是離心法,故我說唯心」(註16)。「非語言即第一義」(註17),最後目的,在於「勤修如來地上上智」(註18)。成一乘道相(註19)。

  就文學之觀點看,本經之法會會主是楞伽王,十頭羅剎(註20),羅剎在《吠陀經》中為群魔,是專門害人的(註21)。在大會結集本經完成之後,與會者。都是乘以「自心為境」之「花宮車」到天上之佛所,而授可本經的(註22)。而且,會場歷經陸、海、空三界(註23)。這表示佛所化之眾生兼及群魔﹔所化之空間無所不在﹔也表示了佛是涅槃長住。

  在西方哲學領域裡,有理性主義(Rationism)(註24)與經驗主義(Empiricism)(註25),在方法上有詮釋學(Hermeneutics)與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註26)等在大乘經中都可以找到印證。不過,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在西方是各執一邊﹔在大乘經中則是互為相資相成的(註27)。

  理性主義用在教育上則是「啟示教育」﹔經驗主義用在教育上則是「手腦並用」,而大乘經之教育是主人人都有佛性,先以信、解著手啟示出眾生之菩提(BUDDHI)﹔然後,佛教與會者,各個演說自己之行、證。

  以下我們從《妙法華》之文學結構為主軸,也傍論及其他一般所通曉大乘經之教育方法﹔再論及其教育思想﹔最後,我們再全面檢討佛陀所教化眾生之次第精神,作為本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