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課程講授綱要


李志夫

哲學與文化,革新號第274期 (24卷第3期),頁77-79。

台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

民國86年3月15日


一、概說

佛教瑜伽唯識學之所以興起,乃是由於西元一世紀以後般若學興起,以貶謫部派之有宗;但般若學一切法空的理論往往使人誤入虛無;所以有中觀派龍樹起而主「緣起性空」,緣起之現象界是有的,但無不變之自性,為亦有亦空之「中道」;但在唯識學者,根據《解深密經》看來,中觀派所說之「中道」仍難免陷於詭辯;同樣會引人陷入虛無的深淵。

所以以後之彌勒、無著便將「心」分成八種作用,這八種作用又稱為八種識。無著的弟弟世親雖有許多論著,尤其是其中之一,即是《唯識三十頌》,每四句為一頌,共一百二十句。為了使複雜的唯識思想便於記憶,所以濃縮成詩歌形式的頌。

世親以後,有很多大師級人物為《三十唯識》造論,來詳細解其深義,其中有些論點,各大師各有各的看法,並不是一致的。其中較晚期的護法依《三十唯識》各頌之次序來一一論列各大師之觀點,甚至有時加以比較或批判,而形成《成唯識論》,本論是玄奘大師從梵文譯成中文的,大多採用護法的觀點,他以下的中國大弟子如窺基、惠詔、智周……等都承襲下來,稱為法相宗。不過,同是玄奘大師弟子之韓國人圓測,則稍採寬容、綜合的態度,不太偏袒護法一家之言。

二、課前準備

宜分三種學習的對象來區分:

(一)研究傳統唯識學之學者:宜從思想史方法上蒐集資料,不但護法以前之唯識學,甚至連印度傳統以降之《吠陀經》,《梵書》、《奧義書》乃至其部派有關思想均應獵及。否則,很難說明其源與流。

(二)如以一現代學者,要研究唯識學:宜涉及現代中外有關與唯識有關之思想。例如,唯識學中,一切種子之「阿賴耶識」與「業力」說,與現代「遺傳學」;其「種子熏習」說與現代「進化論」;其「種子」之形式、體用,與萊布尼茲之「單子論」;其五識、六識、七識、八識與身、心、外境之關係與現代心理學;第八識之存在、轉世投生與現代神秘主義;各識之起用與現代知識論……等等,都是現代研究唯識所應面對的問題。如然,唯識學定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之顯學。

(三)大學生如何學習唯識學:宜直接從《三十唯識頌》精讀。先要熟悉其專有名詞,通稱之為「名相」,然後弄清楚其斷句。因為頌有一定字數,五字一句,很難表達適當之內容,可以有不一定的句子,以表達完整地意義。最後,才是注意整個簡要之體系。這簡要體系有如一張「平面圖」,將來讀《成唯識論》之複雜內容時才不致迷亂。

三、《成唯識論》的主要內容

本論雖以十卷來論列,但其根源不是依體系或內容來分的,而是依字數多寡之「量」來分的。所以,還是依各頌次第之排列來說明本論的內容較為適切、明了。
除了三十個頌之本文外,前有<歸敬願頌>,為序文;最後有<歸結施願頌>為結語。實際不只三十個頌。

(一)第一、二頌,說明「我」只是第八、七、六三個識所發生作用的「假我」。因為第八識有投生轉世作用,故稱「異熟識」;第七識有思量的作用;故稱「思量識」;第六識有綜合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的作用,能了別諸外境,所以稱為「了別識」。

(二)第三、四頌,專論第八識之存在,稱之為「自相」,其顯現之存在具有「因」、「果」二相;而其能力有「能藏」、「所藏」與「執藏」三種。約而言之,自相即是能藏;同相即是執藏;果相即是所藏。質而言之三者皆不可分,都是第八識之存在起用而已。

(三)第五、六、七三頌,說明第七識之存在與作用,它存在第八識中,為第八識中之雜染識,由無始以來之習慣所熏習而成,又稱之為「意識」;其作用為第八識與六識之中介。

(四)第八~十六頌,說明六種識之存在,又稱之為「心所」,即心所存在處,歸納為六處,又稱之「六位」:分普遍感官所觸之外境,心意之動念,善心,根本煩惱,隨眠煩惱,以及不定之煩惱等。這六識均依存第八識存在。前五識或依境分別起作用,或同時起作用。六識則綜合前五識起作用,稱之為「俱 」。

綜而言之,前面(二)項之第八識,(三)項之七識與(四)項之第六識稱之為「三能變」,也就是說,在認識論,三者各有特殊之作用,已如上述。而一般有情衆生是八與七識都是共同起作用的,愈智慧低的衆生,則是「三能變」共同起作用;或僅前六識、五識,或與五識之一起作用。例如只有知覺感官能力而無思辨能力的昆蟲就是。

(五)第十七—二十五頌,則是普遍地舉證「一切外境及心裡活動都是唯識所現」。除了舉出十大理由外,其他均是與反對者相互之論辯。茲舉其中第五之理由為例:吾人對外界實體之認知、判斷、乃至價值均不一致,稱之為「亂相」;此一亂相之根源是來自各個人之「心識體」。所以「亂相」是源於「亂體」,自是唯識所現。

(六)第二十六—三十頌,是分證識的五大層次,又稱之「入唯識五位」:

  1. 資糧位:順十信、十位……次第修行,信、解已立,功德具足,謂之「資糧」。

  2. 加行位:立志行大乘菩薩行,內心不貪,外境不取。更有助修行,謂之加行。

  3. 通達位:斷除一切業障、煩惱,則能產生菩薩之悲、智,悲、智雙運,則無所不通,謂之通達。

  4. 修習位:更不斷反復修習,斷除一切業力之根性,不復再生,只是觀上所得,謂修習位。

  5. 究竟位:完全沒有過失,具有一切量法,為一自在,安樂解脫境界。

四、小結

總之,佛教對一切其他教派,都是以「緣起性空」的根本立場展開批判的;唯識宗對其他佛教學派,都是以「我、法非有、空識非無」的根本立場展開批判的;而護法對於其他唯識學者,都是以一切外境是因緣生法,一切認識也是主、客因緣所生法。既然外在一切境界都是因緣所生自性空的,而其客體所對之識(我)也是不顯現的。但識只是不顯現、不起認識作用而已,並非此識不存在,而其存在只是「空性」而已。因之,他只以「境滅識亦不現……唯識義成」的根本思想展開批判的。

由於護法較其他個諸論師晚出,所以引申的內容也較複雜,例如先前八識依諸師次第分為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而護法則是主張最後的「證自證分」。將為什麼人能自我認知之主體作無謂的後撤,豈不是把問題弄得更複雜了嗎?

總之《成識論》具有唯識思想史,唯識學概論,乃至唯識比較研究的一部著作。是研究唯識學最重要論著。

五、主要參考書目

(一)《成唯識論》,護法等造,大正,卅一冊。

(二)《成唯識論》護法等造,日本性相學範典刊行會出版,佐仰定胤監行。(本版本有目錄科判、分段、註解、釋意、引申出處……等,是修訂本論較完整之論釋書。)

(三)《成唯識論研習》,普行法師著,列為<中華大典>,民六十八年出版。

(以上僅作大學部作教科書參考用;至於專門研究,可初參大正藏四十二冊及四十三冊,法相宗諸師之著述,次擴及中、日,乃至當代有關著作不及一一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