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代教育應對佛教教育之新反省


李志夫

海潮音月刊,第六五‧七期,頁28-29 。

民國73年7月


前言

本文從「平等」與「合一」兩概念來比較出佛教思想之地位與價值。無論是以成神為極,以成佛為極,乃至以人為極,都是以提昇人性為目的。從而論到佛學在人文思想中的優異性,從而對佛教教育思想作一新的反省與肯定。

一、平等觀

(一)神性平等觀:印度吠陀經主張宇宙一切皆是原人(PERUSA)所生,以後之原人思想又演變成大梵(BRAHMAN)。人認知了梵以後,就是梵之自身。人性與梵性是平等的。

(二)佛性平等:佛陀本人提倡眾生平等。到了如來藏思想發生,大乘精神特勝時代,則倡人人皆有佛性,而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說。

(三)人性平等:中國人向來是以人為中心;「經世致用」,「汎愛眾,而親人」,「四海之內皆兄弟」。由五倫之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而構成整個社會人類之關係。其關係乃是基於人之本質——「仁」。人不能離五倫關係而存在,質言之,人性之仁心是平等的。

二、合一觀

(一)一般宗教之合一:如天主教之「聖君、聖父、聖子」三者之合一。印度教解脫後變成梵,與梵合一,不單是質的合一,也是體的合一。

(二)耆那教與佛教的合一:耆那教教徒最後之目的是與大靈魂——耆那合一。佛教主張人解脫後與佛合一。耆那與佛教只是指質的合一,而不是形式與體的合一。

(三)中國之天人合一:中國從易經至宋明諸儒者有天人合一之思想;就是道家也是主張人「道法自然」合一。正如朱子所說:「人心之靈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陽明與陸象山更說「心卽理」。心理與天理合一,乃是人生之聖境。

(四)佛性之中介性:佛教之「佛性」代替了印度傳統思想之神性,而倡眾生平等;也契合了中國人之人性平等思想。

佛性不同於神性,神是主宰者,最低也是業力之分配者。而佛性本空,不能獨立於緣起之世界。因之,佛教是處在緣起世界中成就菩提。

佛性不同於「天」。中國人之「天」,涵意太廣,易生岐義;或為主宰者,如墨子之天志;或謂自然之律則,如中庸天命之謂性,或指自然之天體;或指人內在之良知,如天理良知,簡稱「天良」。佛教認為有情眾生之佛性有似中國之「天良」,乃是眾生本有之認知,悟入之能力。

(五)佛教在教育上之價值:根據教育哲學,一重啟發,一重注入。理性主義者,重啟發教育;經驗主義者重注入。佛教則重啟發教育,亦卽是「覺的教育」。要人認知人本有之能力,從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希望眾生淨,而佛土淨,人人成佛。以悲、智為化導動力。

佛性提昇了人性之尊嚴;亦非如神性高不可及。維有有了對教育客體正確之認知,才能產生正確教育之方法:例如對牛、馬之調教,必策之以鞭;如果我們肯定了人之佛性、覺性,必亦施以悲、智。

結論

現代人類,迷信科學,不但無視於神性、佛性,乃至人性也連帶都否定了,誤認為物質獲得改善,經濟生活提高了就能解決人類社會問題,然而,事實上,卻更相反;以前人類所憂,懼者為局部之天災、人禍;今日除了局部之天災、人禍外,更恐懼人為的全人類之毀滅。

值此之際,我們應對佛教教育思想作一新的反省與肯定。才是人類希望之所在。

(作者:中國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