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分析「覺之教育」之理念

——以《法華經》開、示、悟、入為架構
 

李志夫
中華佛學研究所教授/所長

 

他人也光。覺之教育就是由心光揮以除闇昧,故希望全校同仁注意如前面所說:「人文氣質、藝術氣氛」為培養環境教育,以此推演覺之教育,共同創作「時代教育之意義」,這才是「教與學之勝業」。覺之教育不只口說,當然也要引述一些前人明慧之遺言。更有禪師之警語,憨山禪師山居詩:

青山容易入,白業不難修;

獨有降心法,英雄讓一籌。

覺之教育有初門的「降心法」,佛教稱「內學」,在心思上降伏自己的「貪、瞋、痴、我慢、疑、不信」,如果這六種惡業不能降伏,如何能覺?降伏的工夫,亦須有環境的幫助,所以「外學」、「內學」亦當同時重視。中華文化五千年,中國佛教思想二千年,故有:

華夏文風與梵典妙慧,

創造亞洲三大文化巨流。

這三大文化巨流,外學、內學都調配均衡,儒釋道三家思想,我校同仁應有深知。

覺之教育有深淺的層次,以學校教育而論,應是從初門了解,覺悟自己對人生之觀念是否正確,覺悟自己對人文科技融匯多少,對人際關係是否和諧,時有反省。再對自己的學業、行業是否有盡心盡力的投注學習并思惟發展。當然也要覺悟培養自己身口意的善業是行業。第二步,能覺悟自己對人對事有沒有悲情,關心他人,關心社會。佛教許多深妙哲理而又淺顯的,四悉壇(siddham成就義)「一、世界辦悉壇。二、為人悉壇。三、對治悉壇。四、第一義諦悉壇。」如果對前面三種都能夠成就,最後的「第一義諦悉壇」不必多說,如上梯坡,四分之三都上了,當然剩下的四分之一自會了解、成就。

華梵十周年校慶,哲學系發起「覺之教育研討會」,本人希望從學校推展覺之教育(也是人本教育、全人教育、博雅教育),都從正確的觀察而成就為人的大道,將來師生共同努力,有更光采的校慶,在未來,馨香祝禱!


一、緒言

()印度數論派(Samkhya)以純精神的神我(Purusa)被反應在宇宙物質因自性(Prakrt)之中即產生宇宙之大元(Mahat)。大元再產生菩提(Buddhi),菩提在數論派為一精神與物質之合一體,為眾生心靈。換句話說,數論派之菩提是心物合一的。佛教亦沿用菩提一字,但是是純心靈的、精神的。原本為名詞、作為動詞用,成為覺知之「覺」。所以稱佛陀即是覺者(Buddha)。

佛陀是悟得了宇宙為一因緣世界,從因緣論導出眾生的平等觀。大乘佛教傳入中國,更擴大了對佛陀的讚頌,說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自覺、覺他是佛陀一生的形狀自然無人置疑;至於「覺行圓滿」可容有不同之了解,其正解應是指「無上正等正覺」。華梵大覺創辦人 曉雲師父的提倡的「覺之教育」,當然是本著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悲願而提倡的教育哲學理念。

()歐洲在十三世紀由於教會之桎梏鬆綁,有了市民經濟生產發生了變化,十四世紀義大利產生了人文主義(Humanism),代表之人物為薄伽丘(1313~1375),費若諾(1433~1499)…等。以人權反對神權,人性反對神性,甚至對於當時教皇也加以批評,認為追求幸福是人的權利。稱為歐洲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

到了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展開了反對宗教的思潮,如培根(1564~1626)。洛克(1632~1704)、萊布尼茲(1646~1716)……等。在法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有伏爾泰(1694~1778)、孟德斯鳩(1689~1755)、盧梭(1712~1778)等大力提倡理性、科學、民主,引起了西方的議會政治,為資本主義之前導,稱之為「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

()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的基本理論是反婆羅門教,反對梵天創造宇宙;及其階級不平等的教義;而主張緣起的宇宙觀、眾生平等觀。

歐洲的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也是反對宗教的神權論,主張理性、民主與佛陀的主張實可相提並論;不過,佛教實已是早於後者一千多個世紀。就以大乘佛教之《妙法蓮華經》之開、示、悟、入四大教育原理來論,亦早於歐洲之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要早一千個世紀左右。

二、覺之教育

以下我們將「覺之教育」分為啟蒙運動、反省教育、理性教育、潛能開發教育及悟性教育等五個層次,歸納到《妙法蓮華經》之開、示、悟、入四大教育原理

()啟蒙教育:

此處所說之「啟蒙教育」不是指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式的「啟蒙」;而是指兒童及青少時代的教育。在中國傳統的「私塾」教育時代,兒童入學即稱為「啟蒙」。必先在孔子牌位前行「三跪九叩禮」,老師或宗族之族長、長輩為其正式取一個名字,稱做學名,大多終生即沿用此名。從此以後即使在家庭中,父母也多放棄呼喚其乳名,改呼喚學名。以後在社會上若有成就,或自命風雅,另立名號,如前蔣總統名中正、字志清,號介石。其實其號才是對其人之尊稱,所以「介石」一名,通稱於大陸及國際,蔣氏自署名多以「中正」之名,國人亦因之,實則反為失禮。

1.私塾「啟蒙教育」之學程是:先填紅字本,老師先寫好最簡單紅筆範本,讓筆童用墨律跟著比畫,並教其認識紅本上的字、句,并加以背誦,這即是「口而誦,心而為」:如「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即是孔子是至聖先師,至尊為上大人,孔乙己是孔子的名字,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但蒙童只會認字、背誦,老師並不告訴這些字句的意思。依次便是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百家姓》:「趙、錢、孫、李、周、伍、鄭、王……」;《增廣》:「有心裁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水清石頭現,事久見人心」,「不信直中直,但看仁不仁」……;《幼學瓊林》:「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輕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所以民間廣為傳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知天下」。《增廣》是前人作人處事,識人、達人的人生指南;《幼學》是一部天文、地理、歷史……的小百科;《三字經》亦被視為是一部小綱鑑。所以讀完了以上這些在民間就可以在婚、喪、節慶中當一介「小人需」了,亦可參加鄉試,試行報考秀才。

2.但真想進入仕途,求取「功名」必須要讀《四書》、《五經》、《古文》等,這一階段便開始練習作文,作對聯、講平仄吟詩培養秀才人才。鄉縣之啟蒙教育大抵止於此。如更高一層之教育則在民間之書院、政府翰林院主辦、主講經世之學,注重經、史、子、集之「策論」。

私塾的啟蒙教育方法重在記憶,每日都有新功課,並重複背誦能前之舊功課,每半月或一月要將以前讀過的書再背誦一遍,例如讀完了《三字經》,現在讀的是《百家姓》,每月將《三字經》從頭到尾再背一遍,稱之為「包本」。依此可以類推。蒙童雖然能背誦,但不知其然,及其所以然。等到讀四書、五經時才開始講授微言大義。知道微言大義後,清末民初,西方學堂制度傳到中國以後,啟蒙教育之重點著重在生活教育、群體教育、知識教育。從七歲入學順利地到完成博士學位,至少已到了三十歲,唸書學程要費二十三年的歲月。

私塾教育在二十弱冠之年,即已完成學程,中國歷代之大學者,大政治家也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可是私塾教育在那個時代仍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制度。雖然私塾教育沒有明訂之生活教育、群體教育,知識分科教育,但卻都是隱藏在師道與微言大義之中,一旦豁然貫通,便用之則顯;隱之則藏。因為「不言而教,不慮而得」比之「言之諄諄,苦心積慮」來得更深入,更有效力。

當然,現代文化的變遷,知識領域愈來愈細、愈新、地球村之觀念已逐漸形成,自應有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可是,今天的教育,讓兒童、青少年胸無成墨,將來全靠按電腦的鍵來找資料做學問,學問成了「拼裝車」像機械一樣,對我們現代之啟蒙教育是值得警惕的。

()反省教育:

孔子說:「舉一隅而不三隅反,則吾不復矣」。孔子對於不能自我反省的人,是不樂於教育的。反省教育是教育的第二大重點,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啟蒙之後,人必需自身要有反省的能力,要利用反省自我教育,否則,則沈溺在啟蒙階段成為弱智少年。譬如低等動物的螞蟻在「搬家時」,如果我們在它們的進路設下小小障礙,它們會設法改道決不放棄目的。幼兒不慎觸及電扇受了傷,以後即會不再敢碰觸。數學、自然科學之公理、定律都是追求知識反省教育之好題材。

實則,人生之成敗,聖、賢、才、智之決定,除先天遺傳外;則全在各人的反省能力及反省的工夫而定。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說「再思可矣」!孔子並不是說不必三省吾身;而是說:「一般人不知反省,能夠反省一次就已不容易了。」按照孟子無論自反「而縮」或「不縮」,即使自己沒有什麼不對之處也應反省的。

佛教的「五蘊」,除色以外,受、想、形、識都是指認識反省的層次。《大學》之修養次第:定、靜、安、慮、得之「慮」亦是就反省而言。

反省,是西方經驗哲學中最重要的一環,不僅感官知識,也是包括心靈的經驗,經驗主義(Empiricism)主張:沒有經驗即沒有知識。然而理性主義(Rationalism)則主張:主導經驗與安排經驗,判斷經驗都是靠理性來決定。

當然,兩者都會進一步舉證辯說:例如經驗主義可以否認,經驗不必理性指導,經驗本身即可指導經驗,如中國諺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牛頓只是一支蘋果偶然打在身上而想到地心引力。也不必靠理性來認證,如統計學都是經驗累積而成的結果;而理性主義者仍可以說,牛頓之所以能發現地心引力,統計學家之所以知道如何統計都是靠理性的決定。

其實,兩者之爭只是一個弔詭,同一事例之所以有兩個不同之觀點,只是經驗與理性尺度之把握不同而已。經驗與理性之關係是「大於無限」,「小於一」之間之存在。例如名家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一根棍子日取其半,是經驗的世界;萬世不竭,永遠有一半的一半拆取不盡,便是理性的。經驗的世界是事;理性的世界是理。日取其半,有此事,亦有此現;萬世不竭則有其理,而無此事。因此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未畢有其事。這就華嚴宗法界觀的,理無礙、事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

反省教育自幼兒乃至大人儒,無論在形式或非形式之教育都是人生教育最重要的一環。不過,幼兒主在知覺之反省教育,青少年主在知識,行為的反省,成人則主在道德事功的反省。

()理性的教育

理性相對有兩組概念:一為前所述相對於經驗的理性;二為相對於感性的理性。相對於經驗的理性前已比較論及。理在,則專論相對於感性的理性。這並不是說相對於經驗的理性與相對於感性的理性是不同是丙種理性;而是指前者是哲學思辨上的應用,後者則偏重在人文社會方面之應用。

人的感性在日常生活中佔有絕大的成份,親情、友情、愛情是家庭、社團的中心。友情是親情的延申,社團是友情的延申,社團的延伸與擴大便與理性「社會契約說」相契合。中國儒家推已及人之思想與盧梭的契約說若合符節。這兩者是社會理性的重要內涵。唯有理性的社會才能真正實現民主政治。

民主與選舉是相關聯的,正如目的與方法二者不能分離。但是假如候選人與選民沒有理性的訓練與教育,便會形成民粹的暴民政治或寡頭政治。一介具有煽動性的野心家,更會激起選民的熱情,使選民失去理性,寡頭、獨裁政治由之而生,二次大戰之納粹希特勒、墨索里尼就是這樣取得政權,拿國家、人民作他們的政治豪賭。今天台灣的選舉造,挑逗群眾熱情,讓無知的民眾盲目的吶喊,不能自己。於是,選舉失去了理性,候選人也喪失了良知。失去理性的選舉,焉有優良的民主政治可言。

因此,我們不能不重提反省教育之重要。人格教育、知識教育都重在反省。能反省的個人其個人愈健全;愈能反省的知識其知識愈週延;然後才有能反省的社會。而後公平、民主的社會才能充分建立得起來。

個人、家庭、社團仰賴感情的維繫較多;而整個社會及國家政事必有賴理性的的法治來維繫。所以反省必可使人導入理性。歷代的思想家、政治家、藝術家等,他們之所以成家、偉大,不是因為他解決了人類多少問題;而是提供了人類更多反省的空間,因而擴大了人們共同思想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學校教育自然是在傳道、授業、解惑。解惑教育就是理性的培養,因此,每一社會人應是一是理性的人,理性社會才是理性教育的終極學校,這也是檢驗一個社會健全的標準。儒家的人本思想之實現,盧梭契約說之理想全在於此。

當然我們並不否定:親情、友情、愛情、家庭、社團多重感情、感性;但也須要理性作指引。社會雖應以理性作主軸,但亦須感情、感性作潤滑劑。現代台灣少年犯罪案件愈來愈下降;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最新密之間兇殺事件層出不窮,正是因為家庭感情歸零,倫理淪喪。現在台灣的選舉候選人少則要花上幾千萬元,多則數億,921大震災甫過,災民任其咱天搶地,甚至連靈區之靈民亦忘其所以,隨著選舉的大浪潮到處趕場為人造勢,所為何來!在這一方面,我們國人確實應該冷靜地深深反省,來檢驗我們的理性。

(四)潛能之開發教育

以上所說之啟蒙教育偏重經驗;反省教育偏重經驗與理性之認知應用;理性教育偏重在社會共同利益之達成。這三者我們將其列為一般性公民教育。而潛能教育則偏重在特殊教育上,這也可以分為下列幾類:

1.殘障人員之教育:人之某一部份殘疾,則可增加其另一部份更多之功能,如口筆畫家手不能作畫可以口或腳代之,眼盲人士在音感,記憶上則優於常人,這些是肢體感官潛力之發揮,不但增加社會之人力資源,而且,也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

2.緊急急難之潛能:人面臨緊急危險時其智力、體力、膽量都會發揮到極致,如921的大地震,無論救難人員或被救的災民,其熱情、慈善、冒險精神與體力、心力、耐力、毅力都發揮到了極點。

3.特種技術之表演者:如馬戲團、技藝團的演員,可說是把人的某一方面的潛能作了充分的發揮。當然,人也有天賦之異稟;即便,人們最拙劣、厭惡之事,亦有其潛能足可發揮。如不喜歡數學的兒童也可學心,其速度與正確性一定超越一般兒童。

4.宗教修持之潛能:包括魔術、催眠術之應用;在神秘方面有靈媒、觀陰、靈療等。這些現象所顯示之事實無論是真、是假姑存而不論;但都是藉心理或精神作用陳現出為的語言思想與行為。也是超平常人的能力範圍。不過,禪宗祖師們的開悟,雖也賴心理、精神支持,最重要是靠修持、證悟,才能抖脫紅塵,消融自己。其卓然天地、直下承擔的氣魄,實已任運自在,超原則,破除理性之框架。即使後儒朱子亦有如禪宗悟道詩: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朧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半畝芳塘一覽門,天光雲影共排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潛能發揮以後,即是「江水生」,即是「源頭活水」。人的潛能各不相同,亦有層次、差等。宗教潛能之證悟才是終極的。如果相信成仙、成道,到達天國之見道、成道或許應是終極的潛能力量。

(五)悟性教育: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之《人類悟性論》(Human Understanding)其中,他所指的悟性之一是在說明人對知識之獲得皆來自經驗。所經驗客體物質具有兩種性質:即第一性質與第二性質。第一性質是物質自身之性質,如客體之方、圓、大、小,人見如是,人人見之亦如是,此性質是客觀的。唯物質之酸、甜、苦辣,可因人之主觀嗜好、習慣而定,如一杯牛乃愛甜食者以為不甜;不愛甜食者以為太甜。各人關於酸、甜……等之感覺不同,各有所好。所以酸、甜……等物質帶有人的主觀性,所以不能完全說是物質之自性。洛克所指之「悟性」實在是教人應依此一學說認知物質客體,以澄清吾人之知識經驗。

本文所討論的「悟性」,則非洛克之「悟性」;本文所論是近似禪宗「了悟自性」之說。就是人類精神或心靈自身之反照,使之主客統一的智慧得以陳現。泯滅外在世界,消融了自我,依印度教說,可能即是「梵我」(Atman);就猶太一系宗教說可能就是「聖靈」;就佛教來說可能即是「佛性」。這一心靈之覺知、感應,應依賴各宗教的信奉者自己詮釋。

此一悟性要經過教育培養,個人之體認。無論是技藝、學術、思想、宗教都必須經過悟的階段,才能創新、改良,方能成為大家,乃至成為大宗師。其創新、改良之快慢難易雖不同,但都得經過,有形、無形之驗證。

歷代禪宗祖師調教弟子,無論以機鋒、棒喝、默照……看來只是祖師主觀的印證,如果我們把一一公案來加以檢驗,就會發現他們所以然如此,就當時時、空、背景來說,實在那是唯一的答案。茲舉例言之:

龐居士有一次參拜馬祖道一,居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馬祖答道:「待你一口飲盡西江水,我再告訴你」。龐居士聞下大悟。因為西法水是無法可量,萬法亦無法可量,西江水即同萬法,飲盡西法水即是轉萬法,不為萬法所所轉。此即是不與萬法為侶。龐居士所悟在此,所以師徒二人之機鋒唯一問只有唯一的答案。

百丈禪師認為溈山是一名山寶地,要他的弟子靈佑去開山。其中之首座華林不服,於是,百丈當眾宣示:此有「淨瓶」不能叫它「淨瓶」。華林說:「不可叫它乾柴棍子」,靈佑不發一言卻有腳將淨瓶踢倒。百丈笑道:「首座,你已輸了一座山」!以後合稱溈山靈佑。靈佑視淨瓶為溈山,踢倒淨瓶,即表示自己可擔當作為溈山的開山師。有一天,靈佑睡覺起來,告訴弟子仰山:「我作了一個夢」仰山即為其打來一盆洗臉水;稍後另一弟子香嚴來,又告訴他:「我作了一個夢」,香嚴見仰山已給師父打來洗臉水,他就給師父泡了一杯茶。師父起床兩弟子分別為他打洗臉水。泡茶是平常事;仰山的洗臉水即是對答夢是幻影要洗出「本來面目」;香嚴泡出一杯茶,茶是水的附加物,如同夢是「紅塵影事」。以水、茶應對師父的機鋒,看似平常,實是不平常。也是唯一的對答。

今天,我們看了很多公案,參公案已變成一種知識,得了技術上的巧門自然不能稱之為「悟」。而歷代祖師,既無相當知解之教育與訓練,只是一介「禪和子」,要在朱子所稱之「黑漆語」中要參悟最上乘佛法究竟是一件難事。

禪宗之悟雖是一件難事;但絕非是了不起的大事,這只做到「悟佛知見」之層次而已。用一句禪宗口頭禪說:仍在「光影門頭」,再上一竿才算是「入佛知見」。這一部份全在宗教修證,已不是學術討論的範疇。

三、結語

以上五個教育階段由啟蒙到悟性教育雖有其次第;但亦是其「反復之道」為終身教育理想。如分析地說、啟蒙是偏重經驗、記憶承傳而啟迪蒙童。反省教育是重任指導、輔導,經驗與理性並蓄,兼而有之。潛能開發教育是培養特殊人才,為特殊人才而設施之教育:如殘障人士之教育、天才兒童之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同時,也能使通才成為專才,如宗教家、學問家、科學家、政治家為人類開啟光明、為歷史留下見證的人物。

悟的教育是得到潛能開發的自我認知,它不待分析論證,而比分析論證之結果更為清晰、自足。因為分析論證仍是知識範疇;而「悟」卻是當下之直觀。理性知識是經過邏輯思辨作工具,間接產生的結論,而「悟」卻是直契心領神會與心印心。哲學與宗教雖都屬形上教育之一環,也都是講悟性;但哲學仍偏重了解、屬於知識範疇;宗教則偏重超知識、超理性之認知。

佛教《妙法蓮華經》卷首即指出:「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即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本經之「知見」絕不同於後儒所說之「知見」;後儒之「知見」是在彈斥一般學者:「一已所知之成見」;而本經所說之「知見」則是佛陀之「真知灼見」,因為它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因此,佛之所以出現於世,一為開佛知見:即將佛之真知灼見公開給世人知曉、昭告有情眾生;二為示佛知見:將佛之知見宣示出來讓有情眾生學習;三為悟佛知見:教眾生學習之後有所反省,有所領悟。最後,第四為入佛知見,教人證悟成佛,這也是《妙法蓮華經》的最高旨趣,也為佛教的終極關懷。

如果我們將本文學程教育之五次第,導入該經之前三項:則啟示教育可列為「開佛知見」;反省教育與理性教育可列為「示佛知見」;潛能及悟性教育可列為「悟佛知見」。至於「入佛知見」則是「正性離生」、「證入佛果」之境界,絕非現實的學術所能企及。

雖然「知見」二字佛、儒兩家在認知、解釋上有深淺不同;但佛法不離世法,其知見之內容畢竟是轍上轍下為一體的,除此事無別事,除此理無別理。此事是一、此理是一,正如華嚴宗之「四法界」事無礙,理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法界。

雖然我們將覺之教育列為五個次第,可以分別覺、分別悟;但所知為一,則所覺所悟為一,沒有分殊,那便是聖者們之大徹大悟;但對一般人而言,乃屬知識範疇。如我們將之比附在現代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之現教育學程亦是可設想的。而且會使各學程之教育重點更為清晰,對人文精神教育將更會得到提升,茲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