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奉節縣

大有山李氏家譜續一集 

 

大有山李氏家譜編修委員會編撰

西元2002年3月清明節

 

 

大有山李氏家譜增修序

太史公司馬遷在其《史記》之<自序>中曰:“年維三代尚矣,年紀不考,蓋取之譜牒”。譜牒者何?《說文》無譜字。<釋名>“釋典藝”“譜,布也,布其事也;又<正字通>:“譜,牒也”。《後漢書》<譚傳>:“上告祖靈,下書譜牒”。

簡言之,譜牒,上通遠祖,下啟後代,而流布、繁衍宗族者。宗族淪,國將焉興?太史公之言,良有以也。

據李鴻儒主編之《世界李氏宗譜》,我李氏“隴西堂”始于臯陶,佐帝有功,封大理即今雲南,曆諸代至魏、晉、南北朝,經五十五世祖,有虎公克權,為北朝西魏將軍,封為隴西公。古“理”與“李”通,其子“昞”,封於唐、孫“淵”建立唐朝是為高祖,又歷十七代,分岐三支:一郎公遷江西、大二郎公居廣東、大三郎公不詳。

余於1960年,因疾住斗六醫院,得識湘人李昌詩君,互道譜藉“…祖、德、應、榮、昌”皆同,大喜望外。是以吾支必系廣東二郎之後、經湖廣,而移民者也。而榮、昌之後余與其少小離家均不得而知之。

七年前返鄉探親,吾支子弟欲光前裕後,而振家聲,余嘉其行。去歲赴西安參與“玄奘大師國際學術討論會”德常來晤,並謂時尚簡代繁,而便流傳。余謂曰:“如《四書》、《五經》,皆化為簡體,五千年文化盡流為俗其可乎?”

如然,是“削足適履”烏乎可!惟新增者可簡而約之,以應時代所需也。

此為「續一集」,期我大有山子弟能繼往開來待有更多「後續集」出版,於繁衍我族有厚望焉。

家譜為地方誌之素材,為社會、國家文化之脈絡。有如川之於山、典之于祖,是以宜藏之公廨,供諸明堂;且能教忠教孝云耳。修譜諸君子盡十年之心血譜成,求序于余,並誌其行存之於譜。冀李氏來賢,有所述焉,是為序。

 

大有山李氏第八代孫文化大學教授

兼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主任

李志夫   恭撰

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