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尚勤博士著《尼赫魯與甘地的歷史交往》序

李志夫

 

今年四月參加“玄奘1330年國際討論會”欣逢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在22日晚上為尚勸餘先生舉行博士論文答辯會,本人與惠敏法師能受邀觀禮,深為榮幸。

在台灣,本人亦只是極少數對印度學術稍有涉及之愛好者。實鑒於中印文化交流的紐帶從史前到現化代都是一直的息息相關。

民國十三年,梁啟超與徐志摩在北京大學歡迎會上,列舉了十多種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文化,諸如雕刻、繪圖、文學、音樂、音韻等;又如深入民間之閻王、中元節,以及捉拿生魂說之黑、白無常等,也都受到印度之影響。

而且,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印度也是倡導社會主義之國;也是中國最大之鄰國。在歷史上,中印兩國,雖有偶而的沖突,但總体上是水乳交融、和睦相處的。總之,中國對印度學術之研究,是有必要加以鼓勵與重視的。

尚先生願意投入這一方面之研究,確是空谷足音,難能可貴;尤其研究《民赫魯與甘地》更為重要。困為他們兩人都是領導印度獨立的靈魂人物,所以尚先生本書對於現代印度之研究也是有貢獻的。

在研究方法上,尚先生是以紀年方式,多將兩者之思想、言行作平行地比較,其最大的優點是:紀年有序,巨細無遺,可見全書之精致細密處;或亦稍難窺全豹之失,但總是看來,瑕終不足以掩玉。

印度古代有僧伽(SAMGHA)一詞,原意為社團組織體,以後各宗教沿用作僧團之組織。亦如中國之“寺”,原為招待外賓,尤其西域來華之高僧大德,所以以後之宗教道場,亦沿用為“寺”。甘地的政治、經濟、乃至社會、教育思想,都是本著“僧伽”一詞而來,無不以培養人的靈性為依歸;而尼赫魯雖也是以印度文化為本位,但也接受西方社會主義,主張漸進的社會所有制,著重民生之改革。

尼、甘兩氏,在領導印度的獨立運動中,在思想上,在方法上,有同、有異,有分、有合,就是基于此;從而,也可明白印度的社會主義與馬克思社會主義之同、異所在。

若能本著此一線索來閱讀本書,自可見到作者用心之切與功力之厚,因有同好之雅,尤感後生可畏,故不惜孤陋,允以為序。

 

李志夫序于台北市法鼓人文社學院籌備處

199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