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學與研究機構與人力分佈狀況報告
李志夫
一、台灣現有佛教教學與研究機構
(一)佛學研究機構共有七所:
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台北) |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台北) |
華梵佛學研究所(台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台北) |
玄奘佛學研究所(台北) |
南華管理學院佛學研究所(嘉義) |
天台學研究所(台北) |
|
(二)台灣現有佛學院所六所:
華嚴專宗佛學院所(台北) |
圓光佛學院所(桃園) |
慈明佛學院所(台中) |
開元禪學院所(台南) |
千佛山佛學院所(台南) |
淨覺佛學院所(高雄) |
(三)台灣現有佛學院廿十九所:
海明佛學院(台北) |
佛教弘誓尼眾學院(桃園) |
福嚴佛學院(新竹) |
香光尼眾佛學院(嘉義) |
蓮花佛學院(台北) |
法雲佛學院(苗栗) |
元亨佛學院(高雄) |
正法佛學院(花蓮) |
靈山佛學院(台中) |
南普陀佛學院(台中) |
慈善佛學院(台中) |
淨土專宗佛學院(台中) |
慈光禪學院(台中) |
中華佛教學院(台中) |
淨律學佛學院(南投) |
光量佛學院(南投) |
般若佛學院(嘉義) |
佛光山叢林學院(高雄縣;各地設有分院十一所) |
二、人力分佈狀況
前項一、(一)加上(二)佛學研究機構共有十三所;一、(三)加上(二)之佛學院共有35所。
以地區分:研究所除高雄、嘉義、台中各有一所,台南兩所外,其餘七所均在台北。
以僧教育及一般佛學教育分:
佛學研究所均是僧俗、男女兼收。純僧眾佛學院共4所;純尼眾佛學院共4所外;其他僧、俗、男、女兼收。實際上大部分佛學院男眾招生不足,多屬女眾僧俗;每年變化很大。
從宗派上分:除禪、淨、律、華嚴、天台各一所外,其他均不分宗派教授佛學一般課程。
從教育程度上分:各學院多從初級佛學院創辦,續辦高級佛學院,採一班制,畢業後再招新生,除佛學院所學生人數較多外,一般佛學院學生均在五、六十人以下。
三、對佛教教育與研究機構之評價分析
各級佛學院雖然機構均小,程度亦參差不齊;但對提昇整體之佛教基層人才之素質貢獻很大。
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為中華佛學研究所之前身,對學術出版、對研究所強化佛教古典語言,對於培植高級佛學研究人才及對爾後設各佛學研究所之教學方針均有相當之影響。
佛學院所之師資基本上與各大學有關所系之師資均有交流。早期大部分佛教院所之師資是來自各大學院校;幾年來始佛教研究所之師資支援各大學有關所系授課。
現有佛教學之研究人才大都存於各大學文學院所系中;僅中華佛學研究所在近兩年才向國科會爭取到列為接受申請研究獎助之單位,可見佛教界之佛學與研究水準均待提昇。不過這幾年佛教各院所均派有優秀學生(僧)出國深造。佛教界己相當重視培植人才之重要,將是提昇佛教教育及佛學研究之契機。而且佛教界已成立五所大學,雖是辦的一般大學教育;但對於佛學人才之吸收、培植自必亦有影響。如然,佛教界對佛教教育與佛學研究人才之養成將會有重大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