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專案名稱 | 專案網址 | 內容簡述 |
|---|---|---|---|
| 1 | 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 |
【簡介】 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特色包括「事件導向」、「時空互現」、「資料分享」及「文化紀錄」等。經由Google Map和TimeLine兩者的互動,來呈現歷史事件時空的延展與文獻的研究成果。並將佛典文獻及漢傳佛教歷史、中印絲路地理整合在地圖影像、現地踏查、查詢檢索與文本呈現的介面上。時空地圖路線包括「2011年三大師西行求法時空地圖」、「2012年61位西域求法高僧時空地圖」、「2013年印度來華高僧時空地圖」、「2014年《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時空資料庫」、2015年《入唐五家傳》時空資料庫」,建構西行陸路求法路線、西行海路求法路線、印度來華路線等時空路線圖,讓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成為最完整的絲路時空地圖平台。 【執行階段】 專案屬別:*此資料庫含「數位博物館玄奘西域行」及「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二專案。 專案執行單位:法鼓佛教學院「數位典藏組」/法鼓文理學院「數位典藏組」 專案主持人:杜正民(法鼓文理學院) 共同主持人:洪振洲(法鼓文理學院) 執行年限:民100-101年(2011-2012年),2012年結案 |
|
| 2 | 台灣佛寺時空平台 |
【簡介】本研究擬以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整合「台灣佛教文獻資料庫」與「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等網站資料,特別著重佛教寺院的傳承系統及分布狀況,發展成為台灣佛教地理資訊平台,以供台灣佛教史地相關課題的進階研究。 本計劃網站所引用文獻,年代介始於十七終至二十一世紀,藉由此得以研究追蹤台灣佛教這數百年來之傳播發展及地域分布等。(引自杜正民〈佛學與資訊的發展〉。中華佛學研究所三十週年特刊。) 【執行階段】 專案執行單位:中華佛學研究所「網路資訊室」 專案經費:由「浩然基金會」贊助 |
|
| 4 | 數位博物館:玄奘西域行 |
【簡介】由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主持,共含「文獻、圖像、史地資料之組織與研究」、「互動式資訊視覺化設計與研究」、「數位博物館中知識庫系統之研發」三個子計畫。分別由中華佛學研究所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中心、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執行的「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畫」。 內容有大唐西域記、西遊記、絲路之旅、文物藝術、互動式學習區、文獻檢索、相關網站及辭典檢索。 【執行階段】 專案屬別:「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畫」 專案執行單位:中華佛學研究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中心、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佛學研究中心 專案經費:由「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畫」贊助 專案主持人: 總計畫:玄奘西域行數位博物館計畫 總計畫主持人:釋恆清(台大哲學系) 共同主持人:歐陽彥正(台大資工所) 計畫一:文獻、圖像、史地資料之組織與研究 主持人:釋惠敏(台北藝術大學共同科) 共同主持人:杜正民(佛學研究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 子計畫二:互動式3D、虛擬視覺藝術設計與展示 主持人:許素朱(台北藝術大學科藝中心) 子計畫三:數位博物館資訊技術之研發 主持人:許清琦(台大資工所) 共同主持人:歐陽彥正(台大資工所) 詳參:計畫小組 執行年限:2000-2002年(2002年結案) |